现在打开抖音,输入要害词“菏泽南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来自系统的温馨提醒:文明直播,打造美妙网络生态。
寥寥的一句话,提醒着这里曾有的喧嚣。不外,纵然没有这行文字,互联网的注重力也早起身赶往下一个站台。菏泽南站,连同郭有才这个名字,已然成为已往。
五月中旬,网红郭有才翻唱的歌曲《信誉》走红网络,作为直播间靠山泛起的菏泽南站成为漩涡中央。慕名而来的粉丝,蹭热度的直播雄师,引车卖浆的商贩,须臾便将这个闲置已久的老火车站淹没。
早先,当地还试图通过修缮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接住这次泼天流量。但随着低俗直播、扰民、不良价值导向等争议的发作,急转直下的网络舆论使得相关流动被紧要叫停。
短短十二天,潮水往复急遽,在互联网档案上,菏泽又多了一段庞大历史。
在这之条件到菏泽,可能许多人的*反映就是那句广为流传的网络热梗“山东菏泽曹县牛皮666,我的瑰宝儿”。由于这个莫名其妙的口号,菏泽“声名鹊起”,下辖的曹县更是被称为与北上广深等一线都会平起平坐的宇宙中央。
至于这种评价里有几分认真,几分戏谑,所有人心知肚明。
菏泽,这座看起来绝不起眼的地级市,由此在互联网上被塑造为一个相当千奇百怪的存在:
同菏泽有类似生长规模及经济状态的都会都不如它着名,和其名声相当的都会则不会招致云云多恶意与取笑。
然而,拨开土味的外界标签,真实的菏泽又是云云令人欲说还休。那是一种熟悉的内陆小城生涯,是许多人起劲想要脱离,又难以割舍的田园。
菏泽往事,藏在方言和牡丹里
菏泽,旧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山东、安徽、江苏、河南四省接壤处。菏泽的叫法始于清雍正年间,究其由来,则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所纪录的当地名为菏泽的远古大湖。
菏泽坐落在介于太行山脉与泰沂山脉之间的南北向通道,阵势平缓,湖泽广布,四序明白,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至先秦,菏泽区域已生长出诸多农耕聚落,尤其是现在的菏泽定陶区,古称陶。战国时期,该城东连鲁都曲阜,齐都临淄,西通卫郑及中原各国,南接楚国,北及燕赵,又借菏水往来南北水系,是那时主要的水陆枢纽和商业都市,被奉为“天下之中”。范蠡归隐后也正是在此依凭地利行商聚富,才成为后世贩夫走卒供奉的陶朱公。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前,菏泽一直是北方的经济重镇。纵使境域内曾多次履历政权换取和地方盘据,也不改其富庶。明清时期,虽相对衰退,仍然通过棉、桑、麻经济作物的莳植和加工产业,占有着区域经济的一席之地。
2011年,菏泽农民朱之文以酷肖杨洪基的嗓音在节目中演唱《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此改变了自己的运气。菏泽的运气,同样也被一条东去的大河左右。
黄河,始终牵动着中原区域的命脉。关于黄河决口多达1500多次的文字纪录中,菏泽受黄河水害的最早纪录是在公元前132年。之后的2000多年间,黄河较大局限的改道就有25次,其中12次波及菏泽区域,不外大多时刻,菏泽并非重灾区。
频仍的水灾为菏泽送来了大量的周边移民,以是今天菏泽人的口音听起来与山东其他区域均相差甚远,而更靠近河南口音。洪水退去后留下的疏水透气性极好的沙土,使得菏泽自明朝以来逐渐取代“牡丹之都”洛阳,繁育生产最上乘的牡丹国色。
1855年6月,连日暴雨后,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再次决口。从水文纪录上看,旧河流迅速抬高的河床让这次决口成为一定。只是早就对黄河的脾性习以为常的人们未曾预推测,这次决口带来的将是距今*规模的一次黄河改道:原本应该流经苏北汇入黄海的河流蓦然折向东北,夺大清河从山东东营转投渤海,直接让黄河南流成为历史。
彼时正值太平天堂运动高涨之际,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基本无暇顾及河工。直到7月,咸丰天子“暂行缓堵”的口谕才姗姗而来。
这一缓,就是二十年。
放任漫流的黄河二十年间频频扰动,菏泽所在的鲁西南区域首当其冲。据史料及县志纪录,“菏泽、濮州以下,寿张、东阿以上尽被淹没,遍野哀鸿”,菏泽境内“尽为鼍窟”。
募资10亿美元 2024数字医疗第一大IPO来了
菏泽,被遗忘的要地
关于菏泽的刻板印象,并不只在外省中撒播。哪怕到了本世纪初,提及鲁西南,提及菏泽,不少山东人都还对其抱有似乎贫瘠乡土的忌惮。至少从经济数据上看,这种私见并非无中生有。2000年撤地设市时,菏泽全市GDP仅208.6亿,在全省17个地级市中位列倒数第二。与此同时,菏泽的人口却靠近全省的十分之一,若论人均,效果将毫无悬念。
只管黄河泛滥已成往事,但菏泽仍然陷在历史的泥沼中,迟迟未能完全恢复元气。究其缘由,1855年汹涌而至的不独占黄河水,另有摧枯拉朽的近代化潮水。
沈艾娣在著作《梦醒子》中曾以晚清山西乡绅刘大鹏的日志为质料,论证清政府在内忧外祸的压力下,将有限的资源转移到更易顺应近代化历程的沿海及铁路沿线都会,才造成了中原墟落的普遍贫困。参照这一洞见,二十年无人问津的水灾,既是菏泽被遗忘的缘故原由,也是效果。
山东的经济名目就此洗牌,经济轴心由沿运河纵向漫衍变为沿口岸和铁路的横向结构,并形成了显著的东北、西南生长分野。
远洋驳船降低号叫,惊醒青岛与烟台的旧梦;蒸汽火车吞吐黑烟,突入济南与潍坊的老城。既不临海,又无铁路经由的菏泽,则随着运河淤塞,河运衰颓,与咆哮远去的近代化南辕北辙。
大分流的影响连续至今,甚至可以说最近引人注目的菏泽南站,也不外是一场来自百年前的余震。
1978年,菏泽站与菏泽南站同时投入建设,但1980年菏泽站建成通车,菏泽区域才迎来了*列火车。那时经由菏泽火车站的只有一列往返济宁与菏泽间的老式蒸汽机车,天天仅往返一次。
1984年,菏泽南站建成,承接货运事情的同时分管部门客运需求。随着1999年京九线的开通与菏泽站的接入,菏泽南站很快失去客运价值,并在2001年彻底关停客运营业。至此,有着快要900万常住人口的菏泽,在市区仅靠一个菏泽站来维持铁路客运。这种情形直到2019年高铁站菏泽东站的建成才得以改观。
交通闭塞只是菏泽困局的表征,时代创伤以一种更为隐秘的形式被继续和延续。
在近代化历程中,要地与沿海不只是一组地理看法,更在形象上组成一种对照关系:要地代表着贫困与无知,沿海象征着蓬勃与开放。但凭证彭慕兰在《要地的构建》一书中的研究,鲁西南的要地形象与其说是被发现的,不如说是被缔造的。
换言之,抵触外来事物,崇尚武力,恪守传统,眼光如豆......菏泽背负的这种种污名绝非自古以来就有,现实上是其作为近代化转型中的失踪者的无奈之举。恶劣的环境,匮乏的资源,极高的人口密度,那时的境遇无不迫使当地人转向更为守旧封锁的社会结构与头脑模式,以求取生计。
一座在互联网“有房”的都会
菏泽并非孤例,中原“历史黄泛区”都会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与菏泽相似的尴尬处境。一边是历史伟大的引力,一边是来自近代化受益区域的斥力,人们被裹挟其中,勉力争成。
近年来,菏泽没有阻滞不前。相反,当黄河安澜,无论是以自身照样以山东省内其他都会为尺度,菏泽的生长速率都有目共睹。2023年,菏泽GDP总量已达4464.49亿元,且在2013年至2023年间实现117.6%的增进,仅次于省会济南,位列全省第二。但经济总量并不代表住民生涯水平,若是用全体住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权衡,参考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菏泽依然在全省垫底。
作为农业大市,纵然是在产粮大省山东,菏泽的粮食产量也拔得头筹,是真正的“天下粮仓”。不外,这也意味着,菏泽的工业基础相对微弱,且保有广漠的农业用地和大量的农村人口。
菏泽的网感,正是源自于这种现实的局限与迫切改变现实的愿望之间的矛盾。郭有才走红后,有谈论以为这一定是一场由专业幕后推手全心谋划的闹剧,并将整个事宜挖苦为“菏泽一梦”。殊不知,对于菏泽人来说,在互联网上安家置业,早就如呼吸一样自然。
菏泽曹县大集镇丁楼村,在2009年以前,是一个以农牧业和个体户小生意来维持生计的典型鲁西南农村。虽然内陆的州里企业也生产一些摄影布景和影楼衣饰,但销售方式异常原始,全靠村民自己运货到外地售卖。
2009年,丁楼村有村民接触到电商渠道,实验通过线上销售内陆的影楼衣饰,最初收效甚微,后凭证客户反馈,逐渐把营业从过时的影楼产物转移到市场需求更大的演出服。墟落熟人社会,一两户的乐成很快向周边村镇甚至县市扩散。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跟流行为不需要多久就会蚕食掉有限的当地市场,最终转变为无效的恶性竞争,而这也是百年来“黄泛区”难以跳出的内卷怪圈。
在互联网时代,要地和沿海被重新放在了统一张牌桌上,各凭本事。菏泽的这种模拟行为反而催生了规模效应。2021年宣布的淘宝*县榜单上,菏泽的2区7县所有入选,541个“淘宝村”、93个“淘宝镇”的数据更双双名列天下首位,甚至跨越了义乌、温州等沿海老牌电商基地。
粘稠的电商气氛使得菏泽时刻关注着互联网的风吹草动。由于国潮审美中兴,菏泽在2018年便逐渐将产物重心从演出服转向汉服;由于直播带货盛行,在郭有才之前,菏泽已经降生了诸多百万甚至万万粉丝级其余网红。
从山寨汉服到低俗直播,互联网为菏泽带来流量的同时,也让其一举一动都经受着公共舆论备加严苛的审阅,稍有不慎就会再一次坐实那些对于要地的偏见。
不外对于菏泽来说,比起曾经默默无闻又吃不上饭的日子,走红后的一些评价着实算不上什么。若是你无法从那句声嘶力竭的“你我不能重新,不能停留,不能抗拒运气左右”听出任何动容之处,那只能说明,你的运气,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