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14亿的「五一档」,却让人笑不出来-香港期
2023-05-05 

住手5月3日下昼五点,2023年五一档总票房已突破14亿,排在五一票房史上第三,次于2019年、2021年。

面临这一成就,圈内人奔走相告,普遍以为这是市场恢复的起劲信号,前仆后继地给今年五一档唱赞歌。但圈外人的态度,却似乎截然差异。

首先,硬糖君身边的通俗观众险些没人讨论五一档影戏内容。从社交媒体上看,五一档影戏的声量也远低于预期。

其次,不少人误以为五一档是和国庆档差不多的档期,事实都是小长假,完全不能明白为什么没有同样的票房预期。而且从历史数据来看,2019年的五一档只有4天假期,票房却突破了15亿;2021年假期到达了5天,但还在受疫情影响,票房仍然突破了16亿。

相形之下,今年五一档的14亿,真算不上好成就。再者,现在的五一与十一只差两天假期,但十一档的票房最高纪录却有44亿,两者的票房天花板差距未免有点过大了吧?

硬糖君也想给行业打鸡血、鼓舞士气,但忠言逆耳利于行,行业也偶然需要鼓动一下。依硬糖君看,五一档期照样被业内轻视了,五一档的票房天花板完全可以抬高,它没有获得应有的定位。

不是所有人都在五一选择出游,出游和看影戏实在也并不矛盾。今年五一显著高涨的消费热情,却带不火影戏院,缘故原由只能指向影戏内容自己与宣发战略——它们压根没能激起受众哪怕一丁点兴趣。

01 笑剧片逆袭主旋律

亭东影业无疑是这个五一档的*赢家,主控的两部影片《长空*》《人生路不熟》包揽了票房冠亚军。韩寒自己导演的《四海》亏损后,终于在今年五一档给了股东一个填补——一次性上两部片子,不惜左右互搏来赚回损失。

但效果照样泛起了意外。预售遥遥*的《长空*》在上映第四天,单日票房被《人生路不熟》逆袭。最终,《人生路不熟》五一档总票房仅以1000万的微弱优势落伍于《长空*》,两者都到达了5亿票房。现在,两部影片的票房展望落点都在8亿左右。

总的来说,《长空*》票房略微低于预期,《人生路不熟》则显示远超预期。归其缘故原由,可能就在于题材。

由于从猫淘评分、豆瓣评分来看,两部影片口碑相差不大,都属于好得不显著、烂得不外分的类型。豆瓣评脱离分都在7分,现在划分降到6.8、6.6,《长空*》略高于《人生路不熟》。以是,《人生路不熟》能够实现票房逆袭,应该是胜在笑剧片的题材优势,与五一档期加倍适配。

硬糖君采访身边五一档去看《长空*》的观众,除了王一博的粉丝,就只有偏好此道的理工男——是抱着看歼20的心态去看影戏。从猫眼的想看人数来看,《长空*》想看女性观众到达了74%,看起来更像是王一博的粉圈受众。

可见,这部影戏的宣传与内容自己受众是割裂的。影戏自己是一部重工业军事大片,显著可以吸引许多男性观众与军事迷,可营销的话题也不局限于王一博一人。但影戏的前期路演与宣传,都对照偏向王一博,始终没能突破粉丝圈层,有用吸引到对其感兴趣的民众影迷。

这就发生了诡异的一幕,亭东倾注更多宣传的《长空*》,还不如宣传更佛系的《人生路不熟》。《人生路不熟》的逆袭,证实晰市场对笑剧片的刚需。而且,今年的笑剧片供应显著不足,住手现在,内容和宣发都主打笑剧元素的上映影戏只有五、六部。

这就造成了只要内容稍微及格,笑剧片票房都能卖得跨越预期。好比,春节档带有笑剧元素的《满江红》卖了45亿,到冷档期大鹏的《保你平安》卖了近7亿,只有口碑稍差的《交流人生》《龙腾虎跃》卖得不如预期。

相对来说,恋爱片的市场早已饱和,今年已经上了七、八部恋爱片。五一档的《这么多年》实在算是今年恋爱片里口碑较好的了,短视频的营销数据也异常好。但由于恋爱片题材这些年过于饱和,货纰谬板的“诈骗”恋爱片又太多,影片最终也没有卖出太好成就,五一档以2亿收盘。

02 卸货积压片,不如引进好片

今年五一档票房之以是不能抬高票房天花板,除了头部影片的票房不及预期,另有一个主要缘故原由是:其他商业类型片不给力。

启明创投梁颕宇、邝子平荣膺2023年福布斯Midas List全球最佳创投人

今年五一档,香港导演彭顺的《惊天救援》与麦兆辉的《审查风云》显示都不及预期。一直以来,犯罪、悬疑、动作、灾难片,都是香港导演的特长好戏,这种商业类型片饰演着很主要的冷档期调治器作用。

而且硬糖君此前也清点过(),疫情三年,香港导演手上积压了许多影片没上。但从现在上映的积压片来看,这些港片导演的“行活”,票房是越来越卖不动了。好比,郭富城、林家栋主演的《断网》,陈伟霆、王千源的《狂风》,以及郭富城、梁朝伟的《风再起时》,票房均没有过亿。

连港片老面貌的票房都云云昏暗,更不用说五一档的“港片”还用的是全内地演员班底,算是港片平替吧,加倍缺乏对传统港片观众的市场招呼力。

雪上加霜的是,影片的宣发也不适时宜。《惊天救援》在北大做校园点映时,还闹出负面舆论。听说有大学生就地指出影片存在不合逻辑之处,随后被片方找穷苦。虽然又被片方辟谣,但仍然引发了舆论危急。

不难从影片的谈论中看出,这些香港导演的行活类型片,整体出现出一种老套陈旧感,仍是在复刻十几年前的老港片。这类型影片还去做高校点映,显著是找错受众了。甭管你是送温暖去工厂照样送温暖去大厂,都比找压根没履历过90年月港片洗礼的00后大学生靠谱些。

这些积压“港片”的卖相,甚至还不如“纯港片”批片。今年最卖座的“港片”是《毒舌状师》。

五一档整体情形也是云云,积压的商业类型片卖不外批片。日本引进片《灌篮能手》和《铃芽之旅》的票房又卖到了单日票房前7名,总票房展望又上涨了。《灌篮能手》在五一档的最后一天,甚至冲到了单日票房第三名。

圈内若是不愿重视五一档,那与其卸货质量乱七八糟的积压片,还不如来几部有市场期待的批片。在五一档只有3天的那些年,一直是靠引进片和批片拉动票房的。2019年就是靠《复仇者同盟4》和《何以为家》,联手把票房天花板抬到了15亿。

03 五一档需要一个主题

总体来说,五一档亟需找到一个主题,从上游重修五一档,让观众形成观影习惯。

就像国庆档是被博纳一手开拓出来,主要是应景地打了爱国的旌旗,每年运送主旋律类型大片进国庆档。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到2021年的《长津湖》,再加上中原、中影、北文的“我和我的”系列影片。久而久之,让观众形成了一种牢靠的观影习惯和内容预期。

选择了一个适合的好主题,就能一举抬高五一档的票房天花板。现在的五一档,另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缺乏的是一个噱头、一个主题,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今年笑剧片的逆袭或许给了业内人一些启示,笑剧片一直能撬动任何档期票房。最初的十一档,也是靠笑剧拉动票房,从2014年宁浩的笑剧片《心花路放》到2015年开心麻花的笑剧片《夏洛特烦恼》。

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主题前,笑剧片是撬动五一档票房的*选择。从国企潇湘影戏、中影、中原运送《长沙夜生涯》进五一档的行为来看,应该是想在供应侧给到五一档纷歧样的内容和主题,导演张冀、前影戏局局长张宏森都出来为这部影戏发声了。张宏森以为这是一部具有人世烟火的温暖影戏,适合走出疫情环境的当下。

但以现在票房显示来看,这种实验是失败了。面临这样一部类型不明确、形似拼盘的影戏,观众显示出了守旧心态,并不会再容易为其买单——这很可能像“诈骗”恋爱片后遗症一样,是已往几年主旋律影戏、拼盘影戏带给观影群体的腻味与逆反。

不管怎么说,从3天变5天的五一档,也才历经3年,业内结构重修新的五一档还需要历练与反思。而且经由了疫情三年,海内头部公司手上都压着不少先前的大项目,只有等手上大项目卸货回笼资金后,才可能整体结构五一档。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硬糖君就从业内同伙口中探问到,各家手上压着的大项目都不敢容易实验五一档,事实压在手上时间越久、风险越大,谁也不敢贸然送去一个没有开发好的新档期。以是,光线、万达仍然都是拿恋爱片在五一档试试水。

而且整体来看,现在的上游制作生态照样趋于守旧。现在许多头部公司立项的大项目,都最先回归经典IP的开发,好比徐克的《射雕英雄传》、冯小刚的《非诚勿扰3》等。大部门是往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设计,还没听说谁有针对五一档的项目。许多主打煽情的“哭片”小项目,则更愿意去冷档期以小博大。

环境所迫,现在的五一档,像是业内头部公司的弃子。不外,《人生路不熟》的意外逆袭,或许能启发当前的制作公司,勇敢去开拓下一个五一档,硬糖君拭目以待。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