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代拍在沙滩上的Kindle
2023-06-30 

6月30日,Kindle电子书店正式完毕了在我国的运营。

现实上,早在一年前,亚马逊就现已宣告将于2023年6月30日起在我国中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尔后用户将无法再购买新的电子书。关于现已购买的电子书,用户能够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并且能够在尔后持续阅览。

尽管Kindle的“离去”早有预告,但仍让不少老用户恋恋不舍。

“6月30日之前,我现已在Kindle上囤了一批书,便利之后游览或休闲时阅览。”Kindle深度用户Future对燃次元表明,“Kindle的阅览体会和护眼作用,仍是比手机要优质一些。”

出书职业资深从业者、运用Kindle超越10年的“骨灰级”用户英哲相同表明,“直到今日,国产阅览器还存在背光不均、文字屏幕对比度欠安等影响阅览体会的问题。Kindle一直以来仍有拥趸,或也正是由于国产阅览器所存在的上述缺少。”

在豆瓣的“Kindle”小组里,有不少关于“Kindle脱离大陆后,咱们应该去哪里读书”的辅导帖子。其间,关于Kindle中英文图书大而全的宠爱,也是许多资深用户不忍弃坑的原因。

“尽管深度阅览用户或许更偏心Kindle,但关于电子阅览器的浅度用户来说,国产阅览器的体会现已满足。尤其是在轻浮程度和尺度的多样性方面,文石、掌阅、华为等阅览器,与Kindle比较,好像更胜一筹。”谈到影响kindle在我国中止运营的要素,英哲则表明。

商场占有率也验证了英哲的剖析。据IT时报报导,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的Kindle销量同比暴跌了61%,商场比例也现已跌到了第四位。而据揭露数据显现,在2017、2018年的高光时刻,Kindle在国内的销量一骑绝尘,商场比例约为80%。

更何况,Kindle所面临的竞赛不只仅是国内的电子阅览产品,还包含智能手机等其它移动互联网产品带来的降维冲击

“智能手机的开展太快了,我们看书的途径也早已转向各种读书APP。尤其是近几年,听书变得愈加遍及,而看视频拆解图书也成为了许多人的新习气。”Kindle中度用户峰峰告知燃次元,“最近几年,我看短视频的时刻变多了,本来用于读书的时刻,也开端被其它休闲文娱所侵袭。”

如峰峰相同,被短视频“抢”走许多文娱时刻的网友举目皆是。《2023我国网络视听开展研究报告》显现,2022年,我国用户人均单日运用短视频的时长到达168分钟,这一数字较2021年的120分钟扩展了40%。

这也就不难理解,包含Kindle在内的电子阅览器,为何越来越沦为“鸡肋”产品,一度在许多用户手中“吃灰”。以至于2022年3月,亚马逊在发布“Kindle阅览器芳华版”时,在电商途径的广告中打出了“盖Kindle,面更香”的官方自黑营销案牍。

不难看出,Kindle的黯然离场,一方面是职业竞赛加重所造成的。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电子阅览器商场,早已被移动互联年代多样化的阅览方法与碎片化的休闲文娱内容所代替,被年代拍打在了沙滩上。

1、沦为盖泡面神器

不少前期1年读十几本、乃至几十本电子书的用户纷繁都对燃次元表明,“自己的Kindle现已沦为‘盖泡面神器’很久了。”

“我之所以在6年前挑选买Kindle,是由于它对人眼的损伤比手机小,纸质书又比较贵,且游览时不便利带着。”峰峰回想,“Kindle作为一个沉溺式阅览载体,在长文阅览方面的确比较有优势。我4、5年前曾在上面看完了《普通的世界》《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文史书本,不容易遭到外界信息的搅扰。”

“但现在,我运用Kindle的方法,便是偶然想要看电子书,翻开Kindle之后,给它充个电,然后又从头放回包里,伪装‘看过了’。”峰峰对燃次元表明,自己从前是Kindle忠诚的包月会员,续购了4、5年,但大约在一年前,现已退订了该事务。

图/峰峰没电的Kindle

来历/峰峰供图

“尽管我每天上班都会带着Kindle,想着正午午休期间看一会书,但现实状况是,每天作业时刻比较长,到了午休时我就常常犯困,根本都在打盹中度过,读电子书的时刻也就越来越少。”峰峰弥补道,“尤其是跟着孩子越来越大,周末的时刻也开端更多地被孩子占有,也就更难挤出时刻去阅览了。”

比起繁忙的作业对阅览时刻的侵吞,包含峰峰在内的Kindle用户都告知燃次元,日子习气的改动,才是下降Kindle阅览频率的根本原因。

“最近两年,我会用看同类型常识的相关视频代替看书,尤其是财经类的内容。或许由于动态图文愈加具象化,又或许是这种相对被迫的信息接纳方法让人觉得不那么耗神,所以就会更倾向于看视频。”峰峰告知燃次元,前不久,他在Kindle上下载了一本与财报解读相关的书本,可是由于单调没能读完。

Future对此也深有同感。

“记住当年我买Kindle的直接原因是便利。由于其时在租房子,又比较喜爱看书,每次搬迁都要拖着许多纸质书转移,担负很重,于是就买了Kindle。”回想起最初购买Kindle的要害,Future告知燃次元。

“但最近2、3年,跟着我刷短视频的时刻显着增多,长阅览的才能也就日渐削弱。我也变得更乐意看书本的精华部分,比方去看‘3分钟读完1本书’这样的视频。尤其是一些网红书本,我会以为只需知道它的中心内容部分就好。”Future这样剖析自己当下给电子阅览器分配时刻变少的原因。

英语师范专业结业的女生Emma,现在运用Kindle的频率也大大缩减了。

Emma是2014-2015年最早一拨下手Kindle的学生党。其时正在上大学的她,正逢Kindle在校园中风行,加之专业又需求阅览不少英文原版书本,而原版书本“又贵又沉”,因而,Emma抱着一了百了的主意,买了一个Kindle,也成为了买下Kindle大陆*版的用户之一。

“结业之后,感觉作业之余的时刻分配跟从前不同了,再没有心思沉下来读许多书了,读书的方法也发生了改变。”Emma表明,读大学时,自己一年会在Kindle上看十几本书,纸质书也会看10本左右。“但现在,我一年触摸的书的总数缺少10本,还有不少转成了听书的方法,在上班的路上听。”

2、从高光到式微

不难看出,快节奏的作业频率,碎片化的日子时刻组织方法,还有书本常识获取途径的多样化等,都是用户逐步“扔掉”Kindle的原因

但在2013年,刚刚入局我国商场的kindle,曾备受用户追捧。尤其是2016-2018年,Kindle作为国内商场上罕见的优质电子阅览器品牌,阅历了高光时刻。

据亚马逊我国官方数据,2016年,Kindle进入我国的第3年,其就现已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出售的*大商场。Kindle电子阅览器到2016年的累计出售额现已到达了数百万台。

到了2018年,Kindle在国内电子阅览器商场进一步发力。据官方数据,2018年,Kindle全年销量到达了100万台左右。同年天猫双十一数据显现,Kindle在电子书出售比例中占比高达80%,位列*。而紧随其后的文石占比仅为10%,排名第3位的掌阅科技更是只要3.5%。其他品牌,如京东、国文、当当等市占率总和才6.5%。

不少业内人士和用户对燃次元表明,Kindle从前独霸国内商场,很重要的原因是垂青深度阅览用户的中心诉求,其间就包含海量的中英文书本、墨水屏舒适的阅览体会感,以及较高的内容性价比等

据官方数据,到2018年6月,Kindle我国电子书店有近70万册的书本,较2013年增加了近10倍。而同为阅览App的微信读书,到2022年年中的书本总量,也不过68万册。

对此,在出书社作业的莉莉告知燃次元,Kindle能够在杀入国内商场的早些年里,占有**的位置,更首要是由于它是最早做电子阅览器,并且打通了阅览软件、硬件和线上出售途径的产品,“与此同时,作为国内阅览器厂商还寥寥之时就进军我国的品牌,Kindle有着较强的先发优势。”

但是,到了2020年前后,国内的电子阅览器商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不同品牌的国产电子阅览器产品层出不穷。

数据显现,到2022年,我国有2800多家电子书相关企业,约69%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2017年至2019年,新增企业均超越500家。

依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数据显现,2022年5月,国产电子纸平板品牌均完成了高增加。其间,掌阅环比增加111.7%,汉王、海信环比增加80%以上,华为、文石环比增加约60%,科大讯飞、多看、墨案环比增加了40%。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月,Kindle的销量环比仅上升了15%,在所有品牌中排名倒数*。

彼时,Kindle没有宣告行将退出我国的音讯。短短一个月后,2022年6月,Kindle便宣告行将退出国内商场,而国内电子阅览器的商场格式再次发生了剧变。

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数据,2023年*季度,在国内电子阅览器出售商场比例中位列前10的品牌,别离为掌阅、科大讯飞、文石、Kindle、汉王、多看、华为、小猿、墨案、海信,Kindle有史以来*次跌出前三。在这前10的品牌中,除Kindle外,其他9家都为国产品牌,其间,包含墨案、多看、科大讯飞和华为在内的4家电子阅览器品牌,均成立于2018年后。

而除了上述几家头部新兴势力之外,近5年来参加到阅览器赛道的品牌,还包含得到、微信读书、形象笔记等。

3、移动互联年代的眼泪

直到今日,Kindle仍有着本身的产品优势。作为十多年迈粉的英哲却直言,自己始终是Kindle忠诚用户的原因,便是Kindle愈加专心于“读书”这一中心功用,给深度用户的体会感更佳。

“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国产品牌的阅览器产品仍存在背光不均、文字屏幕对比度欠佳,在光线过暗或许过亮的当地,阅览体会相对缺少等问题。因而,关于高频阅览的用户来讲,国产阅览器还没有彻底到达Kindle‘平替’的水准。”英哲说道。

不过,从高光到陨落,从前吃到职业盈余的Kindle,在国内商场逐步式微,在不少业内人士与用户看来,却早有端倪。

英哲直言,“国产阅览器在质量轻浮、尺度巨细与功用的多样性方面,做的的确都比Kindle好,也比Kindle丰厚。”

如英哲所说,仅以掌阅和科大讯飞为例,据燃次元不彻底计算,近两年掌阅推出的阅览器产品型号就包含Smart XS、Ocean2、Smart 3、Nova3 color、Smart air、Air pro等在内的8个,别离触及彩墨屏、支撑微信读书款和轻浮款等。科大讯飞的阅览器尺度巨细也很丰厚,包含7.8英寸、9.7英寸、10英寸、10.3英寸、13.3英寸在内的多种挑选。

此外,不同于多个国产阅览器品牌早早就推出手写款,Kindle直到2022年才推出手写款版别。与此同时,掌阅、文石、科大讯飞等品牌推出的阅览器,不只能下载第三方阅览软件,还顺便电话、录音、语音辨认等工作功用,功用接近于智能平板。

“关于国产阅览器品牌来说,其背面大都有互联网巨子的生态支撑,比方多看、墨案背面是小米科技;华为本身就有‘硬件 服务’的优势。科大讯飞的优势在硬件,而当当、京东的优势在‘内容 途径’。”莉莉剖析道。

除了应对国产电子阅览器的剧烈竞赛,Kindle在国内遇到的应战,还包含在国内“不服水土”的版权问题。这也使得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早年提及的“Kindle靠增值服务盈余,而不靠硬件”的方法,在国内较难完成。

比较欧美等相对齐备的正版图书商场,国内图书,尤其是电子书商场,盗版所占的比重依然居高不下。再加上近些年免费阅览的回潮,Kindle的包月与单本电子书的付费吸引力略显缺少,这也就导致了Kindle在国内难于获利。”莉莉剖析道。

正版的免费阅览运用,在近些年也的确是对付费阅览大举攻城略地。

据iResearch前瞻工业研究院相关数据,受免费阅览形式的影响,国内网络文学商场的用户付费营收占比由2016年的84.2%下降至2020年的74.1%,而广告收入则由2016年的1.9%上升至了2020年的15%。

不难看出,这关于Kindle的包月与电子书付费形式,构成了更大的冲击。

假如说争不过国内电子阅览器,或许赛不过免费形式,还归于Kindle的“战术失误”或许“战略问题”,那面临移动互联网年代各种智能设备对用户时长的抢占,Kindle的离场,就可谓是年代的眼泪了。

据商场研究机构IHSiSuppli的计算显现,全球电子阅览器职业商场的出货量在2011年到达高峰,销量达2320万台。从2012年开端,全球电子书阅览器的出货量就现已比2011年下降36%,到2016年,整个商场的出货量仅仅为710万台

换言之,从全球商场来看,早在Kindle挑选到我国淘金的2013年,电子阅览器成长的黄金年代就现已消逝。

“Kindle之所以在国内商场呈现过销量涨势,这与电子阅览器商场在国内相对滞后,并且Kindle前期成功的营销相关。但从世界大趋势来看,那个时点,现已是移动互联网走向遍及,智能手机阅览开端替代电子阅览器的功用的转折点。”莉莉剖析道。

“在国内,这一显着改变则要发生在2017-2018年。彼时,抖音、快手强烈开展,人们越来越缺少长阅览才能,这也导致年轻人没能续上Kindle在国内的商场。”Future弥补道。

据海马大数据,2018年,抖音就现已成为了日活1.5亿、月活超3亿的*途径。2022年,其日活现已高到7亿,总用户量到达了8亿,人均单日运用时长超越了2个小时。

“此外,即使依然坚持阅览习气的人,手机阅览App比较Kindle的优势也是只多不少。如微信读书,不只便利阅览,交际功用也很友爱,我能够看到老友阅览排行榜,老友近期在读的书,以及别人的书摘。”Future进一步剖析道。

听书、听文明类播客节目则由于更能使用用户碎片化的时刻,而备受年轻人的欢迎。“我最近开端喜爱听音频,一些音频APP上,各个品种的节目、书本都很丰厚,并且内容也比较优质。要害能够是把通勤的时刻使用起来。”有车一族Emma表明。

与此同时,Emma还告知燃次元,坐地铁时,用智能手机听书,既不需求百分百集中精力,也不用在包包中多带一个设备,“现已塞了电脑和手机,假如再加上一个Kindle,真的会很沉。”

这也就不难想象,为何Kindle会在闲鱼2021年推出的出售榜单中,被列为年度“最无用”产品第三名,仅次于空气炸锅和跑步机。

不难看出,移动互联年代,手机、Pad等在内的智能设备的万能功用,将Kindle迭代慢、缺交际、运用场景弱且体积为难的弊端,暴露无遗

Kindle的脱离,或许不只是一家电子阅览器品牌的离场,更是整个电子阅览器黄金年代的闭幕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