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images/logo.png)
“欠美意思发在同伙圈的照片,我敢发在于文亮的谈论区。”
最近,一个山东小伙火了,缘故原由仅仅是他足够“通俗”。
他会摆出一副苦瓜脸自拍,配文“什么时刻放国庆(假)”,会录下自己上自习打瞌睡的怪相,会怼脸拍自己用饭、打篮球、跑步等,胡子拉碴,从来不做神色治理。总之,他发的视频内容,和通俗人的一样平常生涯没什么两样。
而这样旁若无人地展示自己,没有滤镜,也没有显著的技巧,于文亮发的内容却引得无数人共识。许多人在他视频的谈论区公布自己的生涯照片,示意他给了自己“纪录的勇气”。
于文亮的视频,气概独树一帜。(图/抖音截图)
7天之内,他的粉丝量就从1万涨到了跨越百万。现在,他在抖音上已经拥有300多万粉丝。他公布的79条视频中,有9条点赞跨越100万,“于文亮精神”等话题也一再登上抖音热搜。
意料之外的走红,也引来了诸多的围观息争读。有不少博主以为,内容赛道终于迎来了一个“属于通俗人”的时机。一时之间,似乎人人都想复制于文亮。
“做个通俗人”,真可以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于文亮爆火,
治好了我的普通羞辱症”
于文亮发的视频,怎么看都是平平无奇。
套路很牢固:食堂/田径场/宿舍/陌头等场景扫一圈,镜头再转回自拍,而自拍的角度永远是直男式的怼脸。
于文亮拍洒满阳光的食堂。(图/@于文亮)
有时,他会在视频中做出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的动作,好比神神秘秘地从外衣里掏出一只大鹅玩偶、骑自行车累了就突然躺到草坪上去,甚至是午夜饿了就爬到门上去。
他会肆无忌惮地高声欢笑,以不修容貌的样子随意自拍,有时配上一句文艺的话,有时则什么都不写。
于文亮的视频文案,有时会很文艺。(图/@于文亮)
而关于他的谈论,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人兴起勇气晒出自己同样通俗的生涯照,“要不是于文亮,我这辈子都不能能晒出这张照片”。
一类人对他的爆火感应莫名其妙:“几天没刷视频,全网背着我熟悉了于文亮。”“他到底为什么火?”
尚有一类人,则会头头是道地回覆上面的问题:“他很普通,时而努力向上,时而郁闷感伤,这就是现代年轻人的写照。”有人剖析,他的视频虽然都是随手拍,但内容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有人以为,这样的随手一拍充满了生命力。(图/@于文亮)
不少网友感伤,借着于文亮的热度,短视频平台又回到了最初的容貌。
这个“最初的容貌”,现在看来确实有些生疏——社交平台降生之初,就是通俗人用来“纪录美妙生涯”的。随手就能拍的低门槛,让发视频和图片对任何人来说酿成了一件小事。早期流量爆炸的时代,也有许多草根成为网红。
但不知不觉间,短视频和图文内容逐渐“卷”了起来,越来越多全心制作的专业内容泛起,社交平台所晒的美妙生涯,也愈发地高级和细腻了起来。
“20岁赚到人生*笔100万”“25岁走遍天下”“30岁实现财政自由”“35岁提前退休实现FIRE生涯”……这样的精英人设,现在在许多“人均985、人人年入百万、个个有车有房”的平台上随处可见。
在社交平台,一百万好像是一个可以轻松赚到的数目。(图/小红书截图)
而“炫富”也成为了让人爱恨交织的流量密码。
去年,有不少网友争相秀自己的上学轨迹,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最*的学校,再配上自己不经意间拍摄的悦目照片,尽显privilege;今年年头,一个“万柳少爷”爆红,就冒出不少住在万柳书院的“少爷”“小姐”,快速涨粉之下,一场直播就能收获几十万的打赏。
固然,即便不能真的暴富,冒充有钱也不难。从伪名媛们拼单高等下昼茶到几十人共租一辆法拉利,这些曾经难以明晰的“骚操作”,现在已经算不上是新闻了。
网红们不停制造细腻焦虑,也让通俗人患上了“普通羞辱症”。自己拍的视频、照片毫无亮点,就欠美意思发在社交平台上,“就算发了也没人看”。
但着实,通俗人并没有放弃过发出自己的声音。几年前,短视频平台就有人提议过“反容貌焦虑”“与素颜息争”等流动。“精神内讧”“emo”等热词的盛行,也反映出现代通俗人挣扎生涯的另一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文亮的泛起,犹如洒在通俗人身上的一束光。在他的谈论区,成千上万的通俗人终于脱节了“普通羞辱”,晒出自拍,接纳自己。
于文亮的爆火戳中了通俗人的情绪。(图/抖音截图)
只管网友们宣称“于文亮精神就是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做自己”,但说到底,他真正让人感应宽慰的点在于:原来不细腻的面容、云云随意的拍摄,也可以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
为什么西安能成为小程序剧的制作重镇?
固然,人红是非多,于文亮也免不了受到诸如“作假”“炒作”一类的质疑。对此,有人云云回复质疑者:“不管(他)是不是假的,他带来的情绪价值是真的,许多人由于他而有了自信。”
当“做通俗人”
成为一种方式论
常在网上冲浪的人都已经见责不怪,一种人或事的爆火,一定随同着跟风。
搭便车的人,以围观之名坦然入局。
在网上,不少博主头头是道地剖析“于文亮是怎么火的”,甚至有人拆解于文亮视频,总结出他把视频做出“大道至简”效果的“窍门”——在多期视频末尾添加慢放*,给观众增添了几秒细品情绪的时间。
视频末尾的慢放,让观众回味。(图/@于文亮)
想跟风的人,借模拟的姿态分一杯羹。
现在,继通俗人群集在于文亮视频的谈论区晒自拍之后,许多博主也最先带上“于文亮”“于文亮精神”的话题,公布自己的“通俗人”视频。很难说其中有若干人,也在期待着自己同样被流量砸中,成为下一个幸运儿。
当“通俗人”也有时机变“乐成者”,乐成学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要知道,自媒体平台本就不乏销售“自媒体乐成学”的博主。他们往往打着“做自媒体月入X万”的旗帜,分享一长串关于怎么做博主的心得,但点开他们的主页,会发现不少人都在一直地分享相似的内容。
似曾相识的“自媒体乐成学”,让人审美疲劳。(图/小红书截图)
“教你7天快速起号:前期要多刷对标博主的视频,多去互动,增添你的活跃度,强化账号标签;发视频之前,先刷5-10分钟视频;模拟最火的视频,多发几条测试数据……”
固然,对于自媒体博主来说,最主要的是打造一个能一以贯之的人设——而在今天,就算无法自创人设,也可以模拟别人的人设。
事实上,确实有一些人通过模拟获得了流量和款项。
爆款制造,也许有迹可循。(图/抖音截图)
模拟明星鹿晗的凌达乐(鹿哈)最近在直播时,自曝“月赚500万,带货7个月挣了3500万”;而险些是原样复刻带货大主播疯狂小杨哥的浮躁小鹏哥,依附与之相似的造型、神志甚至是直播间部署,在视频号卖出了近15万件商品。
尤其是,有时间有几位通俗人火了,网上总会适时泛起全新的“乐成学”,好比唱“挖呀挖”的黄先生,又好比怼脸自拍的于文亮,带来的是“做自媒体不要过分准备,现在越随意越有流量”这样的全新密码。
自媒体的新风向,是越来越“随意”?(图/小红书截图)
不外,模拟一个不起眼的通俗人,真的会容易火吗?
据新榜报道,仅10月13日上午,就至少有5个于文亮相关话题登上抖音站内榜单,#于文亮#抖音话题的播放量到达11.9亿次。而在微博,于文亮单个话题的最高阅读量“仅”为3554万,两个平台的数据相去甚远。
因此,有人推测,于文亮的爆火也有平台助推的收获。
多年来,社交媒体一直被视为去中央化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发声的渠道,万万个通俗人群集在一起,便能选举出通俗人爱看的热门。而以推荐算法为主的新平台,看似给了用户选择的时机,但现实上,真正的中央是制订规则的平台自己。
越来越多的流传学学者指出,在控制社会理论视角下,平台对自媒体博主们的“控制”,体现在博主们希望自己创作的内容相符规则、被投放到更大的流量池中。
然而,博主们仅仅知晓流量池规则的大致框架,只能通过不停公布内容和总结数据来推测。换句话说,流量池的规则是一个“黑箱”。
凭证试探出的规则,许多博主全心为自己打造人设、设计内容气概,连公布频率和时间都遵从特定的“玄学”——但这一套功夫做得再足,也纷歧定能如愿获得流量。
反而,一些“真·通俗人”随手拍的内容,有时却火得“莫名其妙”,于是有人给出了扎心的谈论:“你和于文亮的区别,在于他有流量,你没有。”
成名的通俗人,究竟是少数幸运儿。(图/《脱口秀大会》)
而当一个通俗人爆火之后,许多质疑也随之而来。“是不是团队包装的?”“是不是要直播带货割韭菜?”究竟,有太多前车之鉴,让网友们失去了对网红的信托。
面临流量,于文亮仍然保持一定的苏醒,现在已经在账号简介中说明晰“不接广”。但他所遭受的质疑却说明晰一个问题:当一个通俗人爆火,酿成了不再通俗的百万粉博主,甚至最先年入百万的时刻,观众还能心平气和地与他共情吗?
网红如流水,而接地气的内容始终是受通俗人迎接的。但若是博主们费全心思研究着若何显示通俗、若何获取流量,基本上是为了把流量变现,最终“通俗”也会酿成刻意的演出。
自媒体的人设千万万,倒不如真正践行热评里的那句话:“无需模拟于文亮,只需要做自己。”做自己,不应该是手段,而应该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