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业绩下滑却带飞CXO股价,谈行业回暖尚早-国
2024-08-01 

近两年,CXO板块走低,海内前10的企业股价跌幅一度达70%。在这个市场信心最懦弱的时刻,海内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在7月29日晚宣布了一份“意料之外”的半年报。只管和以往相比,这份财报的数据谈不上靓丽,但在当下这个时刻却尤为忧伤。

药明康德近两日股价走势,图源百度股市通

7月30日,药明康德动员整个CXO板块高开高走,药明康德盘中涨逾6%,创近一个月新高。一方面,美国生物平安方案的影响依旧,药明中期业绩营收和净利双降。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反馈却异常起劲。这其中到底隐藏着哪些潜台词?

1、药明年中报宣布,明降暗升?

从看空到看多,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于药明康德的看法转变只源于一份年中报。

7月29日,备受瞩目的药明康德2024年中报宣布。2024年H1营收172.4亿人民币,同比下滑约8.6%,净利润42.4亿,下滑20%,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43.7亿,下滑8%。

从订单转变来看,住手2024年6月尾,药明康德在手订单价值约431亿人民币,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进33%。其中源于全球前20大药企收入约65.9亿人民币,整体营收占比约25%,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进11.9%。

也就是说,只管订单量还在增进,但其中来自信药企的订单增量显著低于来自Biotech的订单。

已往这半年的制裁风浪虽然让行业摇摇欲坠,但药明康德的订单仍在增添,其中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收入划分为34亿和22.2亿元,同比微增2.8%和5.3%。来自美国的客户照样营收大头,达107.1亿,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同比微跌1.2%,基本算是持平。

从营业线来看,上半年172.4亿人民币营收中,化学营业收入122.1亿,同比下滑9.34%,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进2.1%。其中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服务收入人民币73.9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在去年同期增进超50%基础上同比削减2.7%,但预计整年保持正增进。寡核苷酸和多肽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进57.2%。

此外,高端治疗CTDMO营业收入5.75亿,同比下跌19.43%,不及预期。财报中将缘故原由归结为商业化项目处于早期阶段以及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海内新药研发服务DDSU部门收入2.5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24.8%。这也从侧面说明海内创新药仍处于低谷。

毛利率方面,药明康德基本上维持在40%的水平,和已往相比略有下降。2024年上半年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企业支付员工58亿,谋划流动的现金流净额为50亿,和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住手2024年6月尾,药明康德在维持现有跨越6000家重大活跃客户基础上,新增客户跨越500家。同时,中报给出的2024年整年业绩指引为383亿~405亿人民币,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保持正增进(预计增进率为2.7%~8.6%)。

自今年1月以来,整个CXO行业稀奇是药明康德,受美国拟议法案历程频仍扰动,市场担忧外洋营收占对照大的企业在谋划上会遭受重大影响。从这份半年报所披露的数据来看,CXO龙头药明康德在外部环境挑战下,上半年保持了稳健谋划。

2、财报中透露出3个要害信息

*,环比增进显示起劲信号。

从同比上来看业绩虽然差了一些,但2024H1的数据是弱于2024Q2的,也就是说,药明康德的业绩在环比改善,实属不易。

分季度来看,2024Q1营收79.82亿元,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到了2024Q2,营收92.6亿,环比增进16.0%,经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为24.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进28.5%。

2024前两个季度营收状态,图源企业官网

虽然无法与2023Q2高达50%的增进幅度相比,但在当下这个环境,两位数的增进称得上是一个优异的成就。对CXO企业来说,同比很主要,但环比更主要,它能反映企业延续谋划状态。正是有了Q2的高增进,才有了支持其383亿~405亿元业绩目的的底气。

第二,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出海涣散风险是一定选择。

Q2是生物平安法案事宜的主要博弈期,药明康德也一直在起劲。据《韩国生物医学谈论》一份讲述的数据显示,药明康德游说事情的用度从2023年Q4的10万美元增添到2024年Q2的36万美元。

不管是否有用,游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事实来自美国客户的营收占总收入的62.7%。同时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市场,各大药企对其重视水平也是放在首位的。全球前20大药企为药明康德孝顺了约25%的营收,而且保持了两位数的增进,现在来看,他们的“情绪”是否稳固,可以看作法案风浪的风向标,能直接而快速地影响药明康德的业绩稳固。

为了回应今年以来发生风浪,药明康德特意花了不少篇幅举行说明。总的来说就两点:一是《生物平安法案》离成为执法还早,现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药明康德从未转移IP和客户信息给第三方。

只管云云,药明系也在调整自身的全球结构,只管拓展美国之外的市场。比现在年5月,药明康德削减了位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一家工厂的部门职位,药明生物也暂停了位于马萨诸塞州生产基地的建设。

今年上半年,来自欧洲的营收达22.2亿元,同比增进5.3%。已往一年里,药明康德来自欧洲客户营收同比增进跨越两位数,药明生物欧洲市场营收同比增进更是达三位数。未来欧洲市场的增量将成为支持药明业绩的主要因素。

第三,新兴营业的成败是未来的生命线。

现在,小分子CDMO项目占药明康德营收的半壁山河,2024H1新增644个分子,是近年来的新高,但执行完成的项目数也是很高,最后的效果是在手分子数并未新增若干。若是说已往药明康德的订单有着执行周期长,在手分子数越积越多,后续营业不愁的观感,到了2024年,一切都起了转变。

中产卷不动片仔癀了

近几年小分子CDMO营业情形,数据源于企业财报

2024Q1,药明新增337个分子,累计总数增添了85个,到了Q2,新增307个分子,累计总数只增添了33个。也就是说,药明康德为了保证业绩在大量抢中小项目。只管保持订单数目能稳住当下,但对未来来讲,能否有新营业充当新收入曲线尤为主要。

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TIDES营业(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20.8亿元,同比增进57.2%。住手2024年6月末,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进147%。TIDES研发和生产服务客户数目达151个,同比提升25%,服务分子数目达288个,同比提升39%。

今年1月,多肽固相合成反映釜总体积增添至32000L,随着GLP-1类药品在全球的连续热销,以及2026年海内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的影响,行业对于质料多肽的生产需求还将连续高涨,药明康德还能享受一段时间的盈利。

只是其他新兴营业的扩张就不那么顺遂了。年中报显示,高端治疗CTDMO营业如CGT仅实现收入5.7亿元,不及预期。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记得年头那场风浪中,致力于细胞编程手艺的Ginkgo CEO就曾示意,类似CGT等新兴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才是未来美国应该关注的产业,像化学类等旧产业已经由时,并不需要稀奇在意。

可以一定的是,对于中国CXO行业的打压不会消逝,稀奇是对于新兴营业话语权的争取不会暂停,以药明为代表的中国CXO企业,要做好充实的竞争准备。

3、药明顶住了,但分化已最先

一家之好难持久,众家之好共长存。2023年整年,A股28家CXO公司有超20家下跌,平均跌幅超30%。若是只有一家的财报显示尚可,那显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情形。

康龙化成宣布半年业绩预告,2024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4.71亿元~56.40亿元,同比下降约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亿元~11.43亿元,同比增进34%~45%。康龙化成明确示意,公司全球客户询单和接见较2023年同期有所回暖,新签署单金额同比增进跨越15%。

值得注重的是,康龙化成在2024Q1的营收同比下降1.95%,但到了2024Q2营收已经环比Q1提高,而且同比2023Q2也实现小幅增进。分版块来看,今年Q2,康龙化成的实验室服务得益于新签署单,收入创历史新高;CMC(小分子CDMO)服务收入较Q1环比增进,更多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并确认收入。

凯莱英的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60亿~27.40亿元,同比下降40.72%~42.45%;净利润4.8亿~5.5亿元,同比下降67.39%~71.54%;扣非净利润预计4.3亿~4.8亿元,同比下降69.38%~72.57%。

昭衍新药宣布2024半年业绩预告,通告显示其营业收入7.2亿~9.73亿元,同比下降约3.8%~28.9%;净亏损1.36亿~1.84亿;扣非净利润亏损额在1.63亿~2.21亿区间。

可以看到,虽然药明康德宣布了一份还算过得去的财报,但整个海内CXO公司的营收都呈下滑态势(未预告2024H1业绩的以2024Q1业绩为准)。另一方面,各家企业的扣非净利润显示也不尽如人意。除药明康德小幅下降外,多家企业都泛起大幅下滑。

CXO自己就是一个周期性行业,2020年~2022年受疫情大订单影响,业绩发作式增进。之后在2023年~2024年相关大订单大幅削减,业绩增进乏力。今年随同着制定法案风浪,又放大了行业风险。2024年的业绩也解释,中国CXO高速增进周期已经竣事,未来进一步分化才是常态。

4、与其守候回暖,不如自动出击

CXO的底层生长逻辑并未转变,但竞争态势却起了转变。

CXO的兴起,是生物制药行业生长的一定。在一款创新药物动辄10亿美元10年时间的成本压力下,辅助药企降本增效提速的CXO迎来了快速增耐久。现在,为了应对通胀削减法案(IRA),险些所有的大型药企都着力控制成本,从产物管线优化到供应商选择,种种支出更是慎之又慎。

在这样的情形下,CXO企业面临极大生计压力。自2023年最先,包罗New Vision、龙沙、赛默飞世尔等着名公司均泛起了差异水平的缩短调整,诸如裁员、关厂等。像德国化学品和医药CXO巨头Evonik(赢创),继2023年营收和利润大幅下滑后,今年Q1继续同比下滑,未来将连续裁员以应对成本压力。

对海内CXO而言,在履历了上一个发展周期后,无论是自身的成本控制、工程师盈利、产业链配套、组织结构以及履约能力等,都获得长足提高,能够完全体现海内制造业的优势。外部的打压并不相符产业生长的客观纪律,硬脱钩的情形暂时不会上演,各大药企也很难找到中国CXO这般稳固靠谱的互助同伴。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准备Plan B。事实上,这两年跨国药企已经在行动了。

例如诺和诺德以165亿美元收购CGT CDMO龙头公司Catalent,而其他跨国CXO企业则开启了抢单模式。

全球CDMO巨头龙沙宣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财报,销售额31亿瑞士法郎,相符2024年销售预期。而三星生物得益于子公司三星Bioepis的强劲显示,单季销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到达1.16万亿韩元(约8.39亿美元),同比增进34%,环比增进22%。

值得注重的是,三星生物已经与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6家确立了互助关系,包罗与一家美国药企签署了价值10亿美元、连续至2030年的生产大单。同时,其ADC生产设施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可以预见的是,秉持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跨国药企无脑将订单交给中国CXO的时代已经由去。而当前海内药企的营业体量并不足以消化CXO的产能。自动出击外洋市场,构建多元化结构,与客户深度绑定,成了众多企业的选择。

今年5月,凯莱英将辉瑞英国某工厂收入囊中,完成*欧洲研发生产基地的结构。以此为基础,凯莱英将继续设计多肽、核酸、酶手艺等新兴领域,连续拓展和增强欧洲研发能力和生产基地建设。2024H1,凯莱英新签署单同比增进20%,且Q2比Q1环比有大幅增进,主要源于来自西欧市场的客户新增订单。

除了欧洲市场,海内CXO企业还以收购或是自建的方式,结构亚洲市场。

今年1月,昆翎收购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区域性CRO公司CSI;3月,药明生物宣布其位于新加坡的一体化CRDMO中央开工奠基;7月,泰格医药宣布完成对日本CRO公司Medical Edge的收购。

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处于低谷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CXO而言,高速增进已经是已往式。回首过往,从化学合成外包成就CXO最先,到仿制药、生物药CDMO、小分子CDMO以及现在的ADC。药明康德一步步提高了自身的韧性与活力,在遭受打压的情形下直面挑战稳住业绩,着实不易。对其他CXO公司而言,学会坚韧,才气等到下一轮风起。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