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建立不到一个月,上汽团体、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团体三方团结打造的“智己汽车”有了新消息。
12月14日,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从上汽团体靠近该项目的高层独家获悉,智己汽车正在与宁德时代配合开发“掺硅补锂电芯”手艺,双方将共享手艺专利,并协同完成各项整车严苛测试,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应用该电池手艺,并量产搭载该手艺的动力电池。
智己汽车筹备组副组长刘涛对未来汽车日报示意,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较现在行业领先水平将凌驾30%-40%。反映到车主用车端,刘涛称,这款电池在智己汽车的全新架构宽带内,最高可实现约1000km的续航、20万公里零衰减。
“囿于成本缘故原由,1000km左右续航的产物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推向市场。”刘涛进一步弥补说,这款电池将通过电芯质料配方的优化、专利成组手艺隔热阻燃,以及全铸铝电池包壳体封装手艺,连系BMS端云协同治理,保证电池平安。
优化电池手艺,在保证平安性的条件下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此前曾示意,特斯拉正在开发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
据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不完全统计,现在在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主流在售产物的续航里程集中在500-800km之间,但随着更多玩家涌入,续航里程的天花板不停被打破。例如,东风旗下岚图品牌即将公布的首款量产车岚图FREE,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NEDC综合续航超860km。
未来汽车日报 制表
此外,刘涛告诉未来汽车日报,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型即配备可兼容激光雷达的软硬件架构冗余方案。他示意,智己汽车具备为量产车辆升级激光雷达感知系统的可能,但条件是激光雷达焦点部件的商业化进入成熟期。
自动驾驶手艺是智能汽车的重头戏。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不久前宣布,将在2021年量产搭载激光雷达的汽车,这令行业最先重新评估激光雷达上车的可能。此前,马斯克曾痛斥“任何使用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公司都注定失败”。
在自动驾驶落地方面,刘涛示意,在平安律例允许的条件下,智己汽车的自动代客泊车功效预计将于2021年底在上海部门商圈落地,2022年拓展至其它一线都会和新一线都会。
2021年底,智己汽车还将实现Door to Door Pilot (家到公司、商区的自动驾驶)功效,它将融合智能泊入泊出、都会智慧领航、高速智慧领航等手艺。预计2022年上半年,这些功效笼罩一线都会的大部门门路。
在车辆充电方面,刘涛透露,智己汽车将在首款产物上搭载无线充电手艺,最大功率11kW。用户下车后,通过手机APP让车辆自动代客泊车,车辆将自动寻找可无线充电的停车位,停入车位后自动补能,“充电效率靠近有线充电”。
据上海汽车报11月报道,智己汽车的首款产物将是一款轿车,预计2021年上路。在轿车之外,智己汽车同时还设计了SUV和概念车等。刘涛对未来汽车日报示意,现在设计的产物聚焦纯电动汽车,不涉及混动产物。
智己汽车前身是上汽团体代号为“L”的“一号项目”,官方示意项目自2018年便已启动筹备。
据了解,智己汽车将接纳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模式,为焦点治理层、初创团队提供期权激励,而且为用户价值设计同级其余权益激励。未来汽车日报从上汽团体官方获悉,上汽团体已经明确向“服务与产物的综合供应商”转型,将借助智己汽车项目,动员整个上汽团体的转型。
未来汽车日报获悉,现在智己汽车项目成员有200多人,其中半数来自上汽团体内部。该项目筹备组组长蒋峻,曾任上汽通用售后服务部总监、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等职位;副组长刘涛,曾任上汽乘用车产物设计部总监、荣威品牌总监、上汽团体质量和经济运行部总经理等职位。
关于首轮100亿人民币融资的用途,刘涛对未来汽车日报示意,智己汽车将专注于产物和手艺创新,主要聚焦于品牌、产物研发、数字化渠道三个主要领域打造焦点能力。此外,智己汽车的重点是打造数据驱动中央的焦点能力,将通过与阿里达摩院的深度互助,探索AI人工智能、量子盘算等创新手艺,挖掘并深度剖析用户大数据。
今年下半年以来,传统自主车企加快了从电动车赛道追求高端化突破的措施。
今年7月,东风汽车正式公布了全新高端电动品牌“岚图”;12月18日,岚图旗下首款量产车岚图FREE将在深圳全球首发亮相。广汽团体则将旗下埃安品牌作为高端智能品牌正式自力,广汽新能源也正式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11月,长安汽车宣布和华为、宁德时代配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旗下高科技的高端智能产物也即将推出。12月,长城汽车也被曝设计建立新的智能电动汽车自力品牌,内部将其命名为“SL项目”,该品牌订价将高于现有车型。
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争相入局,高端新能源汽车战场将迎来更为猛烈的比拼。有业内人士对未来汽车日报示意,未来智能汽车的战场纷歧定是新造车的天下,传统主机厂也有较大的胜算,“他们在供应链整合方面具有很深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