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创业企业最主要的因素无非「人财x物」三点,这其中最大的痛点照样「找人」。
这是一项看似简朴、实则庞大的事情。
若是用一个对照形象化的模子来注释,「找人」本质上和运营一款APP异常相似,大致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流量获取、识别焦点用户、用户留存和用户转化——限于篇幅我们无法所有睁开,这里主要谈谈前两部分。
本篇将从机构的视角,分享一些「初创企业若何找人」方面的履历和心得。希望对列位奋斗路上的创业者有所辅助,也期待与人人连续关注险峰,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进入正文前,先分享来自投后HR团队的7个看法:
1、初创企业第一件主要的事:找一个靠谱的HR
2、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洼地」
3、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共事
4、确立共识: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将事情与人生结合起来的员工
5、认知力:是否有连续学习的意愿异常主要
6、解决分歧:摒弃感性决议,只用数据语言
7、投后HR和猎头的选择:没有靠谱的模式,只有靠谱的人
一、初创企业第一件主要的事:找一个靠谱的HR
为什么初创公司招人难?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对比:
相比于成熟的大公司,创业公司在岗位、职级、薪酬方面有着伟大劣势,导致自身的「自然流量」很低,愿意到创业公司事情的人自然很少。
就像一款APP从默默无闻走到广为人知,除了产物自己过硬以外,很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流量在那里;早期创业公司要想快速找到那些与创始人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高管或合伙人,也需要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池」。
在我们看来,一家公司的「人才流量池」主要包罗两个方面:一是「自有流量」、二是「外部流量」。
所谓「自有流量」是指企业依赖「自身造血」招揽人才的能力。从2013年至今,险峰投后HR团队已经服务了跨越500家的企业,平均下来每年给被投企业运送的入职职员跨越100人,纵然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这个数目也达到了120人。但多年来我们始终承袭一个原则,就是对于每个刚刚加入「险峰家」的被投企业,我们的第一个建议都是要先帮他们搭建自己的HR团队。
一名好的初创公司HR,首先饰演的应该是「流量增主座」:作为初始的种子,让团队开枝散叶。
以我们的履历,这个职位能力模子主要有两点:
1、优先具备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任职履历;
2、在「招聘」和「绩效」上相对善于;
有大厂履历意味着他知道大公司的系统是什么样子——他纷歧定是系统的制作者,但必须有这个视野,这样在未来公司变大的时刻才气知道怎么搭建系统;另外这小我私家也需要有创业公司的视角,HR不是居高临下的扑朔迷离,创业公司里HR和营业部门的相同频率是极高的,他需要对公司营业异常领会,要跟前端去做更多互动,以是具备小公司履历也很主要。
传统理论要求HR有「六大能力模块」,但对创业公司来说,最为刚需的是「招聘」和「绩效」两大模块,简朴来说就是要“能把人招进来,并让他发生价值”;这就要求他必须需要在「招聘」和「绩效」上相对善于,最好两项能力都异常强。
好比我们服务过的基因疗法公司Exegenesis Bio Inc(嘉因生物),这是一家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中国创新药团队,创始人吴振华博士曾在美国从事多年药物研发事情,先后担任美国多家医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高管,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创业者」。
但在他2019年刚刚回国创业的时刻,还对海内环境完全不熟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下迷茫,举目无亲”,“只身一人提着行李箱落地到杭州机场,连工商注册、银行开户都要自己跑”。
险峰正是在这个时期领投了吴博士的团队,我们的投后部门也给了吴博士许多支持,其中很主要的一点,就是在一周之内帮他推荐入职了一位优异HR同事。
得益于招聘方面的辅佐,Exegenesis的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扩充到了50人,而且这支队伍异常能接触,仅用时4个月就建成了相符中 美欧cGMP尺度的基因治疗生产车间。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吴博士感想很深:8月份公司因营业扩概略搬入新的实验室,无数实验仪器需要搬来搬去,但在这个历程中Exegenesis的试验居然一天都没有中止过——这是他在美国没遇到过的事情。
这个例子很好的印证了创业公司初始团队搭建的主要性,而一名优异的HR可以让这个历程事半功倍。
二、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洼地」
一款APP不仅需要「自有流量」,也需要「外部流量」的加持。
好比早期「懂球帝」会从自己的社区用户中招募员工,这就是一个专属于它的「人才流量洼地」。
在这方面,每家公司都可以找到一些自己独到的优势和打法;而站在机构的视角上,有一个较为普适性的选择就是投后HR团队。
在我们看来,相比于单个的创业公司,投后HR在流量方面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1、人才库:
创业公司一次可能只需要招聘一两个高级职位,但投后HR是同时在帮几十家被投企业招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广漠的人才「流量池」,笼罩到行业内的各个层级,这种势能上的高度差或许是初创公司很难具备的。
2、专业化:
创业公司的“第一HR”无疑应该是CEO自己,然而「找人」这项事情并非每位创始人都很善于——它不仅需要深度的明白人心、洞察人性,还要清晰通报公司营业和团队价值,向候选人勾勒出未来的生长蓝图,同时能把非标的职位尺度化、给出相对科学的薪资建议;从这个角度来看,历久服务于创业公司的投后HR可能会更有履历。
3、信用背书:
高职级的候选人可能会无视一家初创公司的面试机遇,但对于手握许多职业机遇的投后HR,他大概率不会拒绝碰头;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一道保险,让更多优质候选人有机遇深入领会企业。此外,机构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品牌赋能将企业的名气“通报”出去,让候选人迅速对这家初创企业确立起认知和信托。
三、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共事
解决了外部流量和自有流量,接下来谈谈若何考察与识别人才;以险峰投后HR团队的履历,有三个通用的指标可以重点关注:心智、共识和认知力。
奈飞的前 CPO Patty McCord曾写过一份治理学PPT,被Facebook CFO Sherly Sandberg 称为是“硅谷最主要文件”,阅读下载量跨越1500万次,整理成册后成了那本赫赫有名的《Netflix 文化手册》。
书里分享了企业的八个文化准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我们只招成年人。
成年人最主要的一个尺度就是「心智成熟」。前几年我们在帮企业找人时有个误区,就是异常喜欢推荐那种“稀奇伶俐、稀奇有灵气”的候选人,由于「伶俐」这种特质很外露,异常吸引人。
然而太过关注「伶俐」,就会忽略对「心智」的判断,一个很有能力但心智不成熟的人可能会滋扰到整个团队,一旦这两种模子不匹配,往往就会造成破坏性的效果。
好比很早之前险峰曾帮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找产物卖力人;候选人的履历异常厉害,是某大厂的产物总监,做事认真能力强,对于产物也异常的执着,但这种执着对初创企业反而成了一种危害。
企业在初创期资源有限,这时一定要精简产物研发,保证最低成本与最快时间上线,但这位候选人执意要做许多过分的设计或功效贮备,追求完善主义,为此和创始人多次发生冲突,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心智不成熟的显示,过于关注自我实现而掉臂企业的营业偏向。
《吕氏春秋》说“言之易,行之难” ,这个天下永远不缺发现问题的人,能自动解决问题的人才稀缺。初创企业有内部冲突很正常,然则要搞清冲突的目的,然后思索若何解决这些问题。
以是现在我们找人会优先看心智,好比CTO这个岗位对治理的要求是大于手艺的,一个好的CTO纷歧定是公司里手艺最强的那小我私家,但他一定要是一个好的leader。
也许团队里一半的人不喜欢你,你也明知道他们不喜欢你,但还要推动他们去做事情,而且要为他们思量,去帮他们变得更好,这确实需要心智极其成熟的人才气胜任;没有厚实的人生阅历,没有几回摔倒升沉的挣扎,一小我私家是很难迅速获得这种能力的。
四、共识决议事情意愿,认知决议事情能力
招聘行业句话异常扎心:面试时不要自称是某某大厂的早期员工,这不是个加分项——由于早期公司雇不起牛人,只能雇廉价的人。
但这个结论实在不全对,牛人之以是牛是相符了优异人才的能力模子,而这种模子是可以在早期被识别出来的;换句话说,一名好的治理者应该能做到和牛人“相识于微然”,本质上,这和天使投资里「投人」的逻辑没什么差异。
在我们看来,优异的人才的模子应该是两套系统,一套是动力系统,一套是能力系统:动力系统决议事情的意愿,能力系统决议事情的能力。
先来看事情意愿:
我们每小我私家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强烈欲望,而放在招聘层面,就是要找到那些小我私家的兴趣、目的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的人才。
这方面,「玩物得志」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这是一家聚焦传统文化的国风文化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古玩产物先容给中国的年轻人,现在拥有4200万注册用户,单月买卖额10亿元;两年时间里已完成了五轮融资,是当前国风电商行业里增进最为迅速的公司。
但在险峰投后HR刚接触「玩物得志」的时刻,公司团队只有十几小我私家,产物还未上线,急需找到一位手艺卖力人把APP打磨实现出来。
这在那时是个相对非标的需求,2018年直播电商远没有今天成熟,更不要说是文玩直播;我们和玩物创始人唐金尚相同了许多次,最后推荐了一位某电商公司的手艺同砚。
比起那时其他猎头公司推荐的一些大厂高管,这位候选人的title虽然不高,然则完整履历过上家公司从零到一再到IPO的全历程,手艺基础好且心智成熟,相符我们对于CTO的判断模子。
此外另有个细节,就是他的简历里提到了自己喜欢自驾游,还养了一只龟和一只鹦鹉,这个兴趣和一样平常的程序员异常纷歧样,那时我们判断这可能是个爱玩爱生涯的年轻人,他对于文玩电商这类新事物可能也会很感兴趣。
随后只经由20分钟的面试,这位候选人就顺遂入职——不到3个月,玩物APP的1.0版本便完成了上线;随同公司的一起发展,现在他已经是「玩物得志」的CTO。
厥后和金尚聊到那时的决议依据,他总结了两个字:共识。
真正的牛人是愿意为了热爱和信仰去发展的,这名候选人异常认同「玩物得志」把传统文化破圈给年轻人的理念,而且愿意为了这个共识而不停学习和迭代自己;而若是一小我私家为了营生才去做现在的事情,他是无法全情投入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若是一家创业公司在做一件改变和影响他人的事情,那一定要让它的员工知道,而且,在招聘的时刻有意筛选相同价值观的人。
再来看事情能力:
第二个例子是「快财」,这是一家财商教育领域的头部公司,上个月刚刚完成了E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经跨越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6个高管中,有4小我私家都是险峰昔时推荐过来的早期员工;他们跟上了公司不停的转型,与创始人一起发展,也收获了人生的财富。
我们也和快财创始人李远鹏做过交流,他在把这些归结于员工的「认知力」。
在他看来,「认知力」包罗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的意愿,二是认知的能力。人和人之间的认知能力虽然有差异,但大要都在一个牢固区间之内;而认知意愿却会有100倍、1000倍的差距。
认知力强的人会不停的吸收外界的信息提升迭代自己——有的是来自于上级,有的来自于竞品,另有的来自于同伙,创始人应该优先培育那些认知力高的员工,然后抓大放小,让员工自己发展。
这话人人都懂,然而做到的并不多。一方面治理者需要负担员工的试错成本,真出了问题要自己担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员工的起劲被其他人否认,大部分人也会感受异常挫败,甚至抓狂。
历程很痛苦,然则在李远鹏看来,这是一个需要的磨合历程。
而让员工可以走出挫折的方式,就是人人都要摒弃感性决议,只用数据语言。
李远鹏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那时公司接纳双师大班制授课,直播先生卖力授课,指点先生卖力卖课,那么站在治理者的视角就会遇到一个问题——直播先生应不应该介入卖课?
一种看法以为直播先生为人师表怎么能卖课,人设不就崩塌了吗?另外一种看法以为直播先生对用户的影响力最直接,本质上和薇娅李佳琪没什么差异,应该卖课。
当讨论无法杀青一致的时刻,公司的决议方式是CEO不直接干预效果,而是让人人本能根据科学逻辑来做决议——先对标行业龙头,好比看学而思是怎么操作的;再搞AB测试,看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的真实转变,最后以测试数据为准。
经由这套系统的历久熏陶之后,团队每小我私家都可以用这种小步试错的方式,异常快速切入新领域。
事情能力的底层逻辑是认知力,决议认知力的是认知意愿,而不是技术自己;对于认知意愿的高的员工,创始人或许需要多一些耐心,多用数据和逻辑去调整团队的频率,授之以渔才气率领人人不停突破恬静区。
五、初创企业招聘,若何用好投后HR和猎头公司?
这是许多初创企业CEO都问过的问题,我们自己也有一个认知迭代的历程。
大概在2013年前后,险峰最先系统性的提供投后HR服务,那时还没有“投后赋能”这些观点。
我们做这件事的初心也很简朴:一方面早年间基金规模尚小,公司HR在完成本职事情之余另有一些空闲时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被投企业最先在人才招聘方面遇到了难题。
短暂内部商议之后,人人很快杀青了共识,最先设立专门的团队辅助被投企业对接人才招聘的相关需求。
这个历程中我们也曾短暂使用过猎头公司,然则效果却不太理想。
为企业初始团队的配备高管是个相当非标的需求,需要投入伟大的精神;好比美团为了约请干嘉伟不惜“六下杭州”,而那时我们接触到的猎头往往没有这样的耐心,也泛起了一些为了促成买卖而刻意美化双方靠山的情形。
现在返转头再看这件事,实在并不是猎头这个模式自己有问题,很大程度上照样那时中国的猎头系统还主要是为外企服务,许多人对于互联网企业招聘诉求的明白还不到位,但我们以为已经没有时间等了,就决议招人这件事照样要自己来干。
那时人人也没有什么履历,只能逐步试错总结方法论;好比我们发现早期投资涉及的行业太多,彼此之间又有跨界交织,但其中有三类「职位」的需求是稳定的:HR卖力人、手艺卖力人和财政卖力人——它们是每家初创企业的共通需求,也是可以被尺度化的。
于是我们最先围绕着这三类人去搭建内部人才库,不停迭代,到今天好比险峰的某个被投企业想招一个CTO,我们可能两天之内就能推过来一小我私家,一周之内可能这小我私家就能入职。
再好比我们对投后HR的审核不是按推荐数目来盘算,而是以「候选人在目的企业的任职时长」来盘算KPI——候选人入职后待得越久,说明需求越匹配,招聘效果也越好;可以说坚持「精品化」的门路是险峰投后服务的另一个特色。
但毕竟一家VC的投后HR团队规模不可能太大,几小我私家很难同时服务几百家企业,随着这几年中国猎头公司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快速提升,两者之间的日益互补趋势已经异常显著。
之前我们也和云丁科技创始人陈彬做过交流,他说云丁合作过最乐成的两个外部HR:一个是险峰,另一个就是一位猎头先生——这位先生已经为云丁招聘了好几个高管,也与云丁保持了多年的服务关系。
从这角度来说,实在投后HR和猎头并没有利害之分:没有靠谱的模式,只有靠谱的人。优异的人都是历久主义者,连续地为他人提供价值,而不会为短期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口碑。
险峰有个信心叫「对投资企业,陪同是最长情的广告」,去年我们刚刚辅助老虎证券乐成入职了一名手艺卖力人,这已经是险峰6年前投资的项目;在我们的价值观里,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关系应该是谁人「睡在你上铺的兄弟」。无论方式若何,历久陪同企业发展、充实领会创始人做到个性化匹配、为初创企业提供招聘和人才支持,都是险峰始终坚持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