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教授,要带着皓天科技IPO敲钟了
2023-07-06 

这是一个来自甘肃兰州的IPO。

出资界-天天IPO得悉,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皓天科技)近来在上交所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看似不起眼,但公司背面站着一位兰州大学教授,薛吉军。

早年结业于兰大化学系,薛吉军兜兜转转回到母校任教,带着团队在试验室里做研讨,后来兴办皓天科技。他地点的兰州大学,曾被称为“最冤枉的985”,但科研实力不容小觑。这几年,兰大系军团益发强大。

与此同时,咱们看到这样一幕幕:教授排队IPO敲钟的部队越来越长了。

从试验室走出

兰大教授干出一个IPO

这是一个兰大教授的创业故事。

1995年,19岁的薛吉军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并一路读到了兰州大学功用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博士。据《兰州日报》报导,读博期间,薛吉军跟从兰大李瀛教授从事杂乱天然产品的组成研讨。

在李瀛教授的带领下,薛吉军展开了数十个天然和非天然的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研讨,也参加了10余个企业托付开发的药物组成工艺开发作业。博士结业后,薛吉军又来到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后。期间,他首要从事立异药物研制,开发了雷公藤甲素全新的组成工艺。

转瞬到了2006年,薛吉军挑选回到兰州大学,并任职讲师和副教授。教书育人之余,他还展开了多项根底与使用开发研讨,一向在探究商业化落地的或许。短短几年,薛吉军团队现已积累了数百个企业项目经历,部分项目进行了中试和出产。

2009年4月,薛吉军正式兴办甘肃皓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李瀛教授也出现在公司的前期股东里。彼时薛吉军曾坦言,从全球范围看,在新药的研制上,国外强于国内,这是不争的现实。所以,他带领着皓天科技从做自主研制医药开发技能外包服务做起。

时至今日,药物化学CDMO事务,即医药定制研制出产外包事务成为皓天科技的首要收入来历,近三年占主营事务的97%以上。招股书显现,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皓天科技别离完成经营收入1.41亿元、2.44亿元及2.88亿元。不过近三年,皓天科技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别离为-4,275.89万元、604.55万元及-6,097.49万元。

一路走来,皓天科技得到一众出资组织的喜爱。据招股书显现,现在公司共有24名股东,其间私募基金13家。

从试验室中走出来,薛吉军带着皓天科技总算来到IPO大门前。

兰大系,被轻视的军团

透过薛吉军和皓天科技,能够看到一个明显的字眼——科技成果转化。

正如招股书提及,本年6月,皓天科技与兰州大学白银工业技能研讨院签署《协作协议》,拟在未来4年向研讨院投入200万用于渠道建造和兰州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兰州大学白银工业技能研讨院建立于2016年,是兰州大学与白银市人民政府、甘肃省科技开展出资有限公司、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一同创建的工业技能研讨院。从2016年至2021年,薛吉军曾担任兰州大学白银工业技能研讨院履行院长。

科技成果转化鼓起背面,是兰大一向被“埋葬”着的科研实力。曾几何时,兰州大学被称为“最冤枉的985大学”——坚守在西部边境,一度被认为是捡漏能上的985高校。

1909年,兰州大学的前身甘肃法政书院建立,这是西北地区榜首个具有现代含义的高等学校。新我国建立之初,国家大力建造西北,一大批优异科学家聚集兰大。

其间,我国有机化学开创者之一朱子清教授与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一同建立了兰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并成功组成贝母碱;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葛墨林在兰大悉心研讨,曾被杨振宁赞赏“山沟沟里居然能够研讨标准场理论”;兰大仍是我国最早的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现在,兰州大学的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草学等4个学科当选世界一流学科建造名单。其间,草学傲视群雄,与我国农业大学并排全国榜首。这里有许多高精尖试验基地和科研人才,就化学一门专业曾出了八名院士,发明了“一门八院士”的奇观。

创投圈也活泼着不少兰大系。比方“光伏巨无霸”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和联创钟宝申是兰州大学物理系86级同学,而“隆基”便是取自自兰大老校长的姓名“江隆基”。

固态电池独角兽卫蓝新能源,死后也是一群兰大学子。2016年,82岁高龄的院士陈立泉和俞会根、李泓一同兴办了卫蓝新能源。其间,俞会根结业于兰大有机化学专业,李泓也曾就读于兰大化学系。

还有硅宝科技创始人王有治,也是兰大1981级化学系校友,深耕有机硅密封胶职业二十余年,终究带领硅宝科技成功IPO.....这份名单很长很长,不乏其人。

大学教授

开端排队IPO敲钟

科技成果转化浪潮之下,越来越多教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最典型的莫过于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本年5月,固高科技IPO获准注册,李泽湘教授行将迎来人生榜首个IPO。早在1999年,李泽湘携手同校教授高秉强、吴宏兴办了固高科技,专心于运动操控及智能制作的核心技能研制,探究产研结合。

本年4月,人工智能软件公司第四范式在港交所递送招股书。建立于2014年,第四范式源自另一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与学生戴文渊。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杨强教授现已在人工智能范畴深耕三十年,是世界公认的人工智能全球尖端学者。

无独有偶,本年1月,达梦数据科创板过会,78岁高龄的创始人冯裕才走向聚光灯。退休前,他曾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在1988年担任助教期间就研制出我国最早的数据库原型,并于2000年创建了达梦数据。

而一个月前,国产手术机器人独角兽思哲睿成功过会,死后的教授天团露脸——创始人杜志江1991年考入哈工大,一路读到博士并留校任教,从讲师一路晋级为教授。2008年,他开端担任哈工大机器人研讨所副所长,带领由很多同僚组成的研讨团队走上医疗机器人开发之路,后来在此根底上建立了思哲睿。

另一边,武汉大学遗传学教授杨代常带领禾元生物在上交所递送招股书,正在闯关科创板IPO;博动医疗上一年9月向A股建议冲刺,联合创始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涂圣贤;而另一位上海交大教授——盛鑫军与几个80后学生创建的节卡机器人,则有望成为“国产协作机器人榜首股”。

回忆这几年,一群大学教授走上IPO敲钟舞台: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榜首股润迈德,联合创始人霍云龙是上海交大力学生物学研讨所教授;光伏微逆榜首股禾迈股份,死后站着一位80后浙大教授杨波;而“美妆界华为” 巨擘生物,其魂灵人物是我国西北大学教授范代娣……声势赫赫。

这一幕背面,是硬科技大潮下,我国创业门槛越来越高,“技能派”强势兴起。

回想多年前,“破旧的院士”一向深深刺痛着咱们科研者集体,现在局势正在改动——技能造富年代来了,未来咱们有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教授离别冷板凳,站上IPO敲钟舞台。

本文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