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images/logo.png)
将时钟拨回到2017年12月,库克来华接见,在一系列主要行程中专门抽出时间观光了位于昆山的一家工厂,甚至亲自换上事情服来到车间,近距离考察生产流程。这时刻,这家工厂和他们正在生产的产物一样,还让人感应些许生疏,大多数人只记得库克在观光完生产线之后对媒体说“这是一家优异的企业”。
多年后,故事看起来有了一个童话般的了局:这家公司生产的AirPods大受迎接,辅助苹果开创了无线蓝牙耳机的新时代;这家公司也一步步生长为苹果在海内最主要的供应链企业,直至两年后从富士康手里切走了生产iPhone的大蛋糕。
这家企业就是立讯周详,足以和富士康分庭抗礼的“果链”顶梁柱。昔时陪同库克观光工厂的首创人王来春,则在今年3月力压格力的董明珠、药明康德的赵宁和华为的孟晚舟登顶“福布斯中国卓越商界女性100人”榜单,上演了流水线女工到4000亿帝国掌门人的逆袭。
今年10月,库克再度来到立讯周详的工厂观光,王来春仍然相伴左右。六年时光转瞬即逝,一切看起来宛如昨日,但一切又悄悄地发生了转变:苹果供应链外迁的新闻此起彼伏,“果链”企业的业绩也变得飘忽不定,原本亲密无间的相助同伴之间,也是渐生嫌隙。
苹果和“果链”企业,这一对携手缔造了无数绚烂的“黄金CP”,还能共赢下一个六年吗?
01 95%产物仍为中国制造,苹果供应链“南迁”受阻
“苹果95%的产物仍然在中国生产、制造组装,我们致力于与供应链企业相助共赢,不仅限于创收方面,尚有环境珍爱、社会责任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观光完主要卖力生产Apple Watch的立讯周详浙江嘉善工厂后,库克向媒体揭晓了上述总结。从立讯周详官方公布的接见素材来看,库克还对该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印象深刻,好比用数字喷墨印刷装备取代人工贴标签的包装生产线和使用机械抓手的自动化外观检测线等。
然而,库克再言辞切切,也难免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受。缘故原由无他,只因近一年多苹果供应链动作频仍,向印度和东南亚区域迁徙的态度也愈发现显。
早在去年4月,苹果就宣布将在印度生产iPhone 13系列,并要求部门代工厂进一步提高印度、越南等地产能。这时刻,受苹果“南迁”设计影响的主要是富士康、和硕、纬创为首的下游代工厂,上游和中游部件供应商仍维持原有节奏。
不外11月,印度当地媒体《今日商务》示意苹果设计在该地引入更多供应商,以承接iPhone 14系列的生产事情。据其援引的两位政府新闻人士爆料,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正推动苹果将中游的零部件生产供应链迁徙至该地,甚至曝光了未来几年的生产总值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印度产能最高的工厂也位于泰米尔纳德邦,这里确有可能成为苹果印度供应链的中央。针对上述报道,苹果鲜少做出正面回应,只是用现执行动证实一切:好比库克越来越频仍地接见印度,在当地上线线上商城和增开线下店,这一切行动都和当初入华打造“果链”系统时如出一辙。
另一个“南迁”主要阵地东南亚讨论度没有印度那么高,战略职位却一点都不低。
着名剖析师郭明錤曾爆料,苹果可能将MacBook生产线搬到泰国,把部门智能穿着装备产线迁徙到越南。光大证券在研报中统计的数据则加倍直观,2018年苹果200家主要供应商中,中国大陆企业占比到达46.4%独占鳌头,但之后两年延续小幅下滑,东南亚工厂的占比则逆势增进。
现在回过头看,95%产物仍在中国制造这句话,无疑是库克派给海内“果链”企业的放心丸。但与此同时,他也频仍造访印度、越南、泰国等地,并告诉当地政府官员“苹果致力于在当地扩大供应链”。
库克的现执行动,让上面这颗放心丸药效大减。“果链”南迁看起来仍是势在必行,只是想获得乐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02 人口盈利减退、手艺优势依旧,苹果终究难舍中国制造
苹果当初将供应链大规模迁徙到中国大陆区域,缘故原由很简朴:这里有广漠且充满潜力的消费市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宽松的政策环境。本土制造业如日中天,苹果这种级别科技巨头来华投资能直接推动海内产业升级、助力制造业转型,从企业到政府都十分支持。
苹果之以是选择从中国大陆往印度、东南亚区域迁徙供应链,或多或少也是由于上述利好因素正在削弱、消逝——尤其是人口盈利。
2022年底,中国人口总数告辞延续增进、首次进入负增时代。与此同时,团结国的展望讲述称印度总人口将在2023年反超中国,两则新闻叠加,让中国制造业人口盈利消逝的议论到达巅峰。
重庆机会来了
(图片来自BBC)
除了官方数据之外,“果链”企业在旺季招工时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及水涨创高的用人成本,都真切反映的人口盈利消退这个事实。众所周知,库克是“微笑曲线”的忠实拥护者,对中游、下游的零部件生产、产物组装成本十分敏感。人口盈利的消退、人力成本的上升,压力一定会传导到苹果身上。
不外印度和东南亚区域,真的具备承接苹果供应链的能力了吗?
好的一面是,该区域仍处于人口发作式增进阶段,对制造业的生长十分有利。当地政府也十分支持外商投资,并愿意提供税收减免、津贴等优惠政策。
问题在于,劳悦耳口和高质量劳动力是有区其余,而中国的制造业早已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不再是单纯的人力堆砌。库克一早就说过,中国的制造业是熟练的手艺工人、庞大的机械和盘算手艺的连系体,“在美国都找不到替换”。在这方面,东南亚区域的制造业尚有很大差距,无论人才、装备都远不及全球*水平。
工信部的官方讲述指出,2021年我国重点制造业、工业企业的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都到达全球*水平,且正在鼎力推动绿色工厂建设。正如前文所说,库克在观光立讯周详工厂时也对其自动化水平大加赞赏。反观印度、越南等地,不仅自动化水平偏低,工人的水平也是乱七八糟,很难到达苹果的高要求。
苹果始终不敢将高端旗舰产物生产线移出中国,就是*证据。现在,苹果迁徙到东南亚的主要是智能穿着和基础款iPhone、MacBook生产线,甚至在iPhone 15发售之后,印度生产的批次产物质量也遭受了不少争议。
思量到上述情形,苹果在短时间内是不能能完全脱离中国制造业的。携“果链”企业南迁,将中国的手艺和东南亚的廉价劳动力相连系,是库克的如意算盘。
只不外,“果链”企业们会一直予取予求,听任库克摆布吗?
03 脱离苹果,“果链”企业能活得更好吗?
“果链”们的态度可能有些庞大。一方面,它们确实还离不开苹果——已往近十年的疯狂增进和去年在供应链外迁、砍单等新闻的打击下的业绩震荡,就足够说明问题。
Wind数据显示,已往10个完整财年海内主要“果链”企业收入、净利润整体都处于增进态势,TOP 10企业的营收复合增进率跨越1000%。以立讯周详为例,其营收规模从2012年的不足30亿飙涨至去年的2182亿,闻泰科技、歌尔股份、长盈周详等也录得类似涨幅。
然而,和高增进率一起泛起的尚有高颠簸性,这在业绩、股价方面都显示得相当显著。
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菲光、歌尔股份。已往两年,歌尔股份都饱受苹果砍单风浪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就是上一财年毛利率下跌至14.13%,主要承接苹果订单的声学整机营业毛利率更是仅有10.3%。与此同时,每当苹果传出供应链“南迁”的新闻,苹果观点股都难免要坐一趟过山车。
为了继续抱紧苹果这条大腿,不少“果链”企业也愿意追随库克的指挥棒南迁,好比上面提到的鸿海、和硕等代工大厂。此外,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立讯周详和领益智造等企业也相继赴越南建厂,主要承接苹果AirPods、MacBook的订单。
但需要注重的是,赴印度、越南等地建厂成本极高且回本周期长,不是所有“果链”企业都能肩负得起。就连财大气粗的立讯周详,越南工厂也花了多年时间才扭亏为盈。这样一来,“果链”企业难免会加速分化,更多人可能被踢出局。
另一方面,过分依附苹果的坏处日渐凸显,让“果链”企业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将运气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果链”企业的几条新出路中,消费硬件仍占有主要位置。有的人投奔苹果的竞争对手,好比欧菲光拿到华为Mate 60系列的摄像头模组供应订单;也有人转投游戏主机、AR/VR头显等新赛道,好比歌尔股份就接到了Meta旗下Oculus Quest2和字节PICO VR的生意。
更彻底的转型,则是跳出消费电子的圈子,向火爆的新能源车领域进军。立讯周详去年就和奇瑞签署了战略相助框架,组建合资公司配合研发及制造新能源汽车。
固然,大部门企业没有立讯周详那么强的实力介入整车研发,打入新能源车供应链,做回零部件供应、代工的老本行是更主流的做法。好比蓝思科技押宝功效面板,长盈周详则投资88亿打造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生产线。
毫无疑问,借助苹果供应链入华的东风,立讯周详、长盈周详、欧菲光及另外一众偕行缔造了中国制造业有史以来最令人瞩目的一场造富神话。但现实和神话故事并不互通,遗憾往往才是生涯的主旋律。
苹果和“果链”企业相互玉成,过往近十年缔造的绚烂足以载入史册。现在双方都都已来到崭新的运气分岔口,无论是继续携手并进照样一别两宽,都只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