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另有 9 个月,我们就能见到 Apple Car 了
2020-12-22 

Apple Car。

有人把电动车公司特斯拉的乐成归结于学到了苹果公司的精髓,特斯拉的电动车也被看成是「带轮子的 iPhone」。要害问题是,苹果想的可能也是这么想的——都是加轮子,为什么我不自己加?

克日,媒体援引中国台湾制造商的新闻,称苹果可能提前两年推出电动车产物,预计时间将是 2021 年的第三季度,也就是也许 9 个月之后。凭据新闻,现在制造商们准备在明年第二季度加紧电动车零件的生产。

此前,曾经有新闻称苹果公司已经在加州门路上测试了数款原型车。而苹果电动车产物最新的新闻是苹果的人工智能主管 John Giannandrea 已经成为公司造车项目的新向导。

今年可以说是新造车公司触底反弹的一年,不仅领头羊特斯拉股价大涨,市值逾越所有传统车企之和。海内新造车公司蔚来、理想和小鹏同样也在资本市场受到投资者青睐,销量一起看涨。

作为消费电子甚至整个科技界的标杆,苹果公司以「Titan」命名的新造车项目备受关注却又一直在迷雾之中。即便 9 个月之后苹果的 Apple Car「跳票」,单单苹果加入新造车阵营,就已经给行业带来了更多关注和期待。

2007 年苹果用 iPhone 改写了厥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历史,若是苹果推出 Apple Car,又将掀起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或许,我们可以从此前的信息中,看到一些眉目。

苹果造车了,项目代号「泰坦」

2015 年 2 月,一则关于苹果从事电动汽车项目的传言扩散开来,为了组建团队,苹果还从特斯拉挖走不少人才。

昔时 10 月,苹果 CEO 蒂姆·库克谈及汽车行业时曾说到:「这个行业似乎将发生伟大转变,我们拭目以待。我确实以为该行业正处于发生伟大转变的拐点。」库克同时指出,未来汽车的整套系统架构中,软件的主要性日益提高。这个观点在 5 年后的今天,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认同。

2016 年,被称作「泰坦」(Titan)的苹果造车项目有了实锤。而爆料的泉源,就是被大批挖人的特斯拉 CEO 马斯克。他示意,苹果可能会造出一款引人注目的电动汽车:「若是招聘一千多名工程师来完成这项事情,就很难把它藏起来。」

然则,泰坦项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遂。也许是意识到造车是一件极其难题庞大的事情,从 2017 年最先,泰坦项目的重点最先向「自动驾驶」转移,把开发自动驾驶软件的事情放在首位。也是从这一年,库克公然承认了苹果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手艺的事实。

2017 年底最先,苹果逐渐最先公然专利:2018 与 2019 年最多,分别为 31 和 32 项,2020 年还未竣事,苹果已经申请了 28 项与汽车相关的专利:

2015 年最先造车的苹果,也是在最近三年逐渐最先发力,泰坦设计已经成了一项公然的隐秘。

而从种别来看,我们暂且把专利分为三大类:自动驾驶、车辆形状及座舱,和新颖体验。三个种别中车辆形状与座舱相关的专利数目最多,很大一部门是关于车内驾驶员或者搭客与汽车交互方式的,其中也与自动驾驶有着慎密关联:

只不过,泰坦设计的生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向自动驾驶转型的过程中,苹果裁掉了数十名员工;今后在 2019 年与 2020 年相继裁员共 400 名员工,项目卖力人多次替换,可以看出苹果对汽车的设计摇摆不定。

然则,从申请的专利来看,苹果造车这件事非但没有阻滞,反而眉目越来越清晰。从现在公然的 92 项专利当中,苹果汽车的一些特征也能被人们粗略地勾勒出原型。

iCar,到底是辆什么样的车?

苹果汽车长什么样子?车内的交互会不会像我们操作 iPhone 一样顺滑且用户体验极佳?为了表述加倍详细,极客公园也将对苹果汽车的预测分为自动驾驶、车辆形状及座舱和新颖体验三部门,离开形貌。

新颖体验

首先可以完全笃定的是,苹果汽车一定会有 AR(增强现实)挡风玻璃。

AR 早已被科技爱好者们熟知,对于汽车迷来说,AR 与挡风玻璃的连系也存在许多「先例」,即 AR-HUD。HUD 全称 Head Up Display,也就是仰面显示屏,可以将行车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如时速、导航标志等,投影到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本质上是为了驾驶平安,不让司机低头或转头看车内的其他屏幕。

由于 HUD 是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ECU 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等手艺于一体的庞大部件,手艺门槛较高。AR HUD 相比传统 HUD 科技感更强,与门路情形融合度更高,而在普及的过程中,还存在手艺及产业链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战胜。

而苹果换了一个思绪,把挡风玻璃当成一块「屏幕」。在 2018 年曝光的一项专利中显示,苹果可以通过为玻璃等透明外面「铺」上一层盘算机图像,通过盘算机图像向透明外面后的司机或搭客提供信息。

简朴来说就是,苹果把经由盘算的图像(即增强现实)投影到挡风玻璃上,利便司机查看实时的路况以及其他信息。在苹果给出的示例当中,增强现实可以用于路况的实时导航。

不止云云,这块挡风玻璃还能显示更多。好比前方有许多高楼不知道详细位置时,司机可以说「前方的建筑物」或者用手指前方某一栋楼,凭据车内的识别,挡风玻璃上能显示那栋楼的详细信息并导航已往;

挡风玻璃甚至能显示前方所有车辆的车速。凭据苹果汽车凭据自身车速以及门路车速限制之间的差异,在环境中举行空间定位来盘算出对方车速,这样既能看到对方车辆实时速率,也能见告司机车辆是否跨越门路的限速。

在外洋旅行时,若是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形,挡风玻璃可以实时翻译路标,对于异国游客十分友好。

为了证实苹果真的把挡风玻璃做成了屏幕,它还做了两个对照有趣的功效。副驾可以在挡风玻璃上旁观流媒体视频,司机则可以使用 Facetime 视频通话。前者在绝大多数车辆上都接纳车内加装屏幕的方式来完成,后者则不用让司机在车内使用手机,恰恰是苹果想用它取代屏幕最好的证实。

固然,把挡风玻璃做成高度集中智能化的装备,和车内任一传感器都必须有联系。

据苹果先容,车辆包罗外部和内部多组传感器,外部卖力天生环境数据,内部卖力用户数据,包罗可见光照相机、红外照相机、超声波传感器、深度相机和雷达等装备。大量装备集成在一起,相较于手机而言难度翻了不止一倍,但同时带来的新体验也能到达新的高度。

自动驾驶

苹果早已把人工智能运用在旗下手机、平板电脑等装备,最典型如每一代的芯片都包含了神经网络引擎,利便手机运行大量 AI 盘算。

在汽车上同理。苹果在 2018 年申请了两项关于神经网络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专利,专利稀奇提到,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多义务处置输出,包罗改变车道、考察行人、运动控制等等。

这项手艺现在看来并不是很难实现,车载 AI 芯片的最大用处就在于对外部环境数据的实时识别及剖析,并反馈给车辆。但苹果的这两项专利详细讲述了若何实现,好比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神经网络将数据通报到多个义务当中,再由各义务举行判断。一个例子是,剖析门路图像时,数据会实时反馈在车辆导航系统里。

导航也能很好地和上文提到的 AR 挡风玻璃连系。在自动驾驶汽车里,搭客只要用手势和语音连系的方式,就能让汽车停在响应位置。若是位置不精确的话,还可以用 iPhone 的虚拟操纵杆举行微调。听起来和特斯拉的召唤模式有点相似。

自动驾驶手艺到现在依然有伟大的发展空间,较晚起步的苹果相比 waymo、cruise 等专注自动驾驶的公司而言并没有占太多优势。在加州每年宣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路测讲述中,苹果的路测车辆为 60 余辆,相比之下,最早举行自动驾驶路测的企业之一 waymo 测试车辆为 153 辆。

而且讲述数据解释,苹果对自动驾驶测试越来越不看重,不仅车辆削减至 23 辆,测试里程数也大幅下滑,从 79745 公里削减至 12140 公里。

在纯手艺参数的比对之下,苹果没尝到什么甜头,但在它怪异的优势——智能装备上,与自动驾驶连系起来倒是别有一番意见意义。

在 2019 年宣布的一项专利中,苹果在最不起眼的平安带上动了手脚。凭据专利形貌的信息,在接纳自动驾驶模式后,用户在车内就拥有了休闲时间,可以与他人交流或者旁观内容。平安带在其中,就起到了一个「操作焦点」的作用。

例如,触摸或用手势控制平安带上的感应设置,可以控制车辆,包罗车窗高度、座位位置、多媒体播放器等等;平安带还配备麦克风和扬声器,利便搭客通话,另外麦克风还能基于语音监测搭客的压力/情绪康健;固然另有平安方面的思量,平安带上的传感器能丈量搭客的生命体征,包罗心率、体温、血液酒精含量等等。平安带有太阳能供电,当车辆日间停在室外,就是平安带「充电」的好时刻。

车辆形状及座舱

这一部门涉及到车辆自己,苹果在车内外也做了不少文章。

首先在车门上,就能看到苹果人性化的一面。除了传统打开车门的方式,车门还能基于车身传感器的数据自顺应定位。在狭窄的停车位,双方都有车辆的时刻,车门就能以滑动形式打开,如下图所示:

同样做出改变的另有车辆外部的保险杠。和传统固定式的保险杠差别,若是发生车辆碰撞事故,苹果汽车的保险杠可以凭据碰撞来发生改变,以吸收冲击力制止损坏车辆。

保险杠接纳了可充气结构,内部注入了压缩气体,膨胀时可以使保险杠伸长 20-160mm。凭据撞击的反映,保险杠前端反映也差别,撞击斜面物体时,保险杠可以顺应对方物体的形状:

从平安角度而言,保险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在车内,苹果为了平安做出的改善触目皆是。

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与一样平常的车辆差别,没有方向盘、刹车油门,座椅为两排搭客面对面,这时传统的平安气囊也不再适用。为此苹果重新设计了一套平安气囊系统,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侧窗会弹出一个充气屏障阻挡搭客。

更简朴的方式也有,在座舱顶部或者平安带里安装平安气囊,缓冲车辆撞击发生的冲击力。苹果稀奇提到,传统的平安气囊在没有足够的反映时间里可能会发生偏移,无法充分地珍爱司乘,最新的设计则能周全珍爱搭客免受危险。

在「新颖体验」中提到的,车内外部署大量传感器,也并不是完全为了增强现实显示和自动驾驶,这些传感器能判断司乘是否处于康健状态,车辆周围环境是否平安,都在苹果的思量局限之内。

好比一项名为「动态元素珍爱」的专利就提到,若是停车后开门,车辆前后方有自行车或行人经由时,车门会自动锁定,直到危险排除才可以打开车门。

一切都是为了平安,在平安基础上为用户的舒适度着想,也许就是苹果在汽车行业思索的逻辑之一。

寻找下一个增进

苹果想造车这件事,十几年前就有了预兆。

乔布斯在 2007 年推出 iPhone 不久后,明确示意过对苹果汽车十分感兴趣,还一度把设计和制造汽车提上设计。这个时间点,正好和特斯拉推出第一款车 Roadster 的时间差不多。

但这个设计最终不了了之,也许是那时的苹果还没有下定决心,也许是公司看到了智能手机的伟大潜力,举公司之力最先投入到手机的研发当中。

可以一定的一点是,苹果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和其他巨头的认知一样,汽车可能是现在唯一一个比手机更大、更具潜力的消费品市场,也是支持巨头们继续增进的新动力。

最近几年,不论是整车企业或是自动驾驶公司,都最先快速生长,留给新玩家的机遇越来越少。仅从专利上来看,苹果在汽车方面也加快了速率,显示出在手机的盈利消逝之前,寻找新方向的紧迫感。

能否遇上窗口期尚且未知,但苹果选择现在的时间点也许有自己的原理。只是若是再想重现引领行业转变的绚烂,苹果必须加倍武断,必须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